龙/泉/驿/区/第/二/十/届/教/师/技/能/大/赛
以赛促教
以智赋能
以行促变
日前,2025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暨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第二十届教师技能大赛总结会在向阳桥小学B区举行。区总工会、区教育局、区教科院相关负责同志,全区公民办中小学、中职校、公办幼儿园的书记、校(园)长,一等奖获奖教师等出席会议,共同见证这场教育盛事的收官与升华。
大赛启幕:素养导向育新才
本届大赛由成都经开区教育局、龙泉驿区总工会联合主办,于3月12日正式拉开帷幕。大赛延续“素养导向的新教学实践”的主题,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五育融合、课堂提质,通过“以赛代培、以赛促研”的创新模式,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向阳桥小学王利萍老师执教《朋友相处的秘诀》
和平小学魏颖老师执教《爱的奉献》
实验小学叶虹老师执教《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比赛覆盖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及职业教育全学段、多学科, 以“素养导向”为核心,聚焦教学创新与课堂提质。从小学数学的“结构化教学”到语文习作的“AI赋能”,从思政课的“整体育人”到特殊教育的“温暖陪伴”,教师们以匠心巧思突破传统,用科技与人文交融的实践,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多元探索。
回顾近几年技能大赛,龙泉驿教育始终以“素养导向”为核心,以“五育融合”为路径,实现了从“知识传递”到“素养生成”的深刻变革。当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正迎来前所未有的转型机遇。今年的大赛继续以“素养导向的新教学实践”为主题的同时,在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中探索新的实践范式。经过近两个月的激烈角逐,通过一堂堂精彩的赛课,最终,共有1099个个人(团队)获奖,向阳桥小学、龙泉中学等25所学校荣获组织工作突出单位。
为一等奖获奖教师代表颁发证书
智能赋能:技术融合创课堂
在人工智能时代,素养的内涵已从传统的知识技能扩展至数字素养、批判性思维、创新实践能力等维度。此次大赛以“智能技术驱动素养落地”为核心定位,通过“赛培一体”,为教师搭建了“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创”的成长阶梯,助力他们从区域舞台走向全国视野,实现了从“技能新秀”到“行业标杆”的跨越式发展。此外,大赛还在“AI+教研、AI+评价、AI+资源”上进行了革新。
在颁奖仪式上,教师代表、龙泉二中刘孟骁以《AI——课堂教学变革的助推器》为主题发言,表示将继续以“三段六步教学法”为框架,课前AI赋能学生人机互动,课中AI重构师生课堂互动,课后AI建设个性化学习生态。回顾参赛所得,更要做“先行者”“行动派”“奋斗者”持续躬耕课堂,向未来共勉。
赛点学校代表、向阳桥小学杨晶以《人机协同为支点 撬动未来课堂新样态》为主题,介绍学校以“人机协同”为理念支点,围绕“贯通性、融合性、开放性、互补性”四大原则,构建了“学段贯通、学科融合、校家社联动、人机互补”的四维协同框架,形成校本化实践的底层逻辑与行动路径。
教研员代表、区教科院郑荣焦以《从操场到未来:数字化+AI赋能体育教育 高质量发展》为题,表示今后龙泉驿教育会继续通过“数字化+AI”实现课堂革命的三个突破,重构体育学科的时代价值。未来将坚持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本质回归,给每个孩子发光的机会,持续构建技术赋能与学科本质的共生生态。
总结会还举行了专题讲座,邀请百悦成龙学校校长舒大军以《AI时代的学校,如何从“教”师 走向“学”师?》为题,与大家分享AI时代的教育转型思考。舒大军从未来学校的七种样态谈起,在当前人工智能时代,强调从“教”的逻辑走向“学”的逻辑,从“教”师走向“学”师,努力构建“自学”课堂,引导学生在自学中学会学习。百悦成龙学校四位教师从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分别阐释了“自学”课堂的实践案例。
龙泉中学单晓伟老师执教《换位思考 “慧”爱无声》
东山国际小学周劲羽老师执教《设计和制作生态瓶》
航天小学白巧玉老师执教《蛇娃传非遗 皮影润童心》
未来蓝图:数智发展谋新篇证书
站在“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以及科技促进教育变革的关键节点,会议对龙泉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以赛促教,提升教师核心素养。加强政治素养的淬炼,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二是以智赋能,迈开数智化转型步伐。加强理念更新,树立数智教育新观念;加强技术融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加强创新实践,探索数智教育新模式。
——三是以行促变,立足岗位担当使命。希望全区教师、书记校(园)长、各学校勇于承担教育使命,充分发挥不同职能,合力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届大赛的圆满落幕不是终点,而是AI赋能教育的新起点。未来,龙泉驿教育人将继续坚守“以生为本”的初心,在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中,继续书写“面向未来”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