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许世友,个性火爆雷厉风行,看人的眼眶子也很高。这很正常,毕竟从红军时期开始,一直到79年指挥对越自卫反击战,许世友一生打了那么多硬仗,战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但内心十分傲气的许司令,晚年却说他非常佩服一个人,此人就是韩先楚。



这句话了不得。红军时他俩都是鄂豫皖根据地出来的干部,但那时候许世友比韩先楚的职务高太多了。所以晚年许司令能讲出这样的话,说明他是打心眼里服韩先楚的。



许世友在鄂豫皖老区时,便当上了团级干部,后来转战川陕升任副军长、军长;而韩先楚起步晚,他在鄂豫皖根据地时只担任连排级干部,1935年红25军完成长征后,韩先楚的职务也仅仅是营长。所以就红军资历而言,两人的军内地位几乎没法比。

不过许世友没有直接领导过韩先楚,他们都来自鄂豫皖,却属于不同的队伍。韩先楚真正令许世友钦佩的,主要有两点。



一是特别突出的军事才能。许世友称赞对方“胆大包天,心细如发”,这是战略和战术层面的双重褒奖。韩先楚在海南战役,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中展现出的战略眼光,令许世友自叹弗如;而具体带兵作战时,解放战争中的鞍海战役、新开岭战役、威远堡战役,都体现着韩先楚长途奔袭出其不意的战术特点,他很能打神仙仗。



二是侠义性格。许世友本身就讲义气,所以对于韩先楚的人品也非常推崇。建国后韩先楚曾几次不计前嫌,主动帮助过跟自己有过节的老同事;六十年代他更特别指示,不准打击报复曾批判过自己的人,要给人改正的机会。许世友认为韩先楚的心胸格局太出众了,说自己“就服韩先楚”。



许世友如此欣赏韩先楚,那韩先楚心里最佩服的人,又是谁呢?也是一位鄂豫皖根据地的故人。

1986年韩先楚病重,李先念同志探望他时,问韩先楚还有什么放心不下、还要嘱咐的事情。韩先楚想了想,很认真地提出一个要求:我走以后不能进八宝山,要回鄂豫皖老区,跟老首长吴焕先葬在一起。



李先念闻言百感交集,他自己跟吴焕先也是非常熟悉的。吴焕先正是鄂豫皖红25军的元勋人物,也可以算是韩先楚的一位“恩师”。

1933年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许世友随军西征转战川陕,韩先楚则留在了老区。吴焕先奉命重建了红25军,韩先楚一直跟着吴焕先,学了很多学习。用韩上将自己的话说,他的军事指挥技巧及政治觉悟,都是吴焕先启蒙开发出来的,韩先楚最感激、最佩服的人就是吴焕先同志。



更令人感慨的是,吴焕先早早就牺牲了,1935年红25军到达陕北前,军政委吴焕先在甘肃泾川四坡村的战斗中不幸中弹。当时红25军有“三巨头”: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地位都很高。吴焕先牺牲之后,徐海东重新担任军长,程子华改任政委,一直到长征结束,建立红十五军团。

所以吴焕先若没过早牺牲,在陕北接济中央红军五千银元的,很可能就不是徐海东,而是吴焕先或程子华了。吴焕先既当过红25军军长,又当过政委。按照资历和贡献,军政全能的吴焕先,地位完全并不低于徐海东,55年也会是开国大将人选之一。韩先楚参加授衔时,就感慨地提起了这位老首长,可见感情之深。



后来韩先楚病逝,大家果然按照他的生前遗愿,将骨灰葬回了鄂豫皖的红安烈士陵园,那里有吴焕先的衣冠冢。而给吴焕先烈士题词的,就是前文提到的李先念同志,他们都是鄂豫皖根据地出来的重要干部。



值得一提的是,开国名将死后不进八宝山,韩先楚并非个例。许司令病逝后也没有葬到八宝山革命公墓,而是遵照遗愿回到老家,葬到老母亲身边,用这种方式尽孝;再比如开国中将吴克华,选择葬到塔山革命公墓,与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烈士们同眠。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向开国将军们致敬。

本栏目由军事历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军情、军史、战史、国际关系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全貌,带来精彩细节。作品覆盖图文、视频、音频领域,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也欢迎您点赞、评论支持,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