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神奇故事”☝——关注我们,一起探索宇宙奥秘
时间为癸亥年(民国12年,1923年)正月十七夜间九点钟。
扶乩者:陈撄宁及吴彝珠。
问事者:芜湖妇婴医院女医生吴舜芝,上海人和医院女医生朱昌亚。
笔录者:陈大树。
参观者:乔詹博女士。
坛址:在海民国路吴彝珠医生寓内。
以前屡次请仙,皆因人多口杂,语无伦次,喧哗异常,每致临坛诸仙厌倦而去。此次得知碧城女史(益诚按:碧城,紫云为阙,碧霞为城,仙界也。女史,玉皇敕封之官职)有本日惠临之预报,遂焚香煮茗,虔诚默俟,至诚叩请,得其解疑。所有问答之辞,并五首排律一首,敬录如后。世有好道之士,读此当益坚其信仰矣。 (益诚按:世有神仙,神仙可学之信仰)
斐然仙子(碧城女史之随从)先至,报告:碧城女史降。
乩云:两载阔别,劳久望。有何疑问,当详言之。
(益诚按:以下乩云二字,类似卦象显示的意思,也就是女史所说之辞)
问:各种宗教结果有别否?
(益诚按:此为陈撄宁等人叩问女史之辞,下同。)
乩云:有别。造因既异,结果自殊。
问:何教结果最好?
乩云:专就此世间而论,当推佛教为最。
(益诚按:碧城女史为道教之仙神,而云佛教为最,弟子窃揣其意,以为民国之时,内有外患,皆起于人心之执,而佛教以去执为核心,故发此言乎?)
问:各教程度有高低否?
乩云:佛教如山中老僧;道教如世间高士;耶教如商贾;孔教如农夫。此其大较也。
(益诚按:不言高低之差,而言教相风貌之别)
问:各教主及各教信徒之成就者,是否同居一地?
乩云:各有所在,不同居一处。
问:彼此有往来否?
乩云:甚少往来。
问:世间各教信徒,常有反对外教之习气,彼此不能调和,不知天上亦如此否?
乩云:皆是以救世为本旨。因人说法,深浅随机,何反对之有?
问:偶像有灵否?
乩云:因物见心,神依形立。理可知矣。
问:世人所居境界,各有不同。神仙亦然乎?
乩云:吾之所居,即异他土,彼亦如是。
问:世间人种各别,不知黄白二种之轮回亦有界限否?
乩云:投胎无分种族。人畜且互相循环,无论乎黄白种族。
问:耶稣教说,惟人有灵魂,畜类无灵魂。此言确否?
乩云:若无灵魂,彼等身体何故能动?彼等意思何故能表现?
问:植物如花草树木有灵魂否?
乩云:植物有灵气无灵魂。
问:耶教言上帝造万物,然否?
乩云:上帝虽有,亦如人间帝王,为权力之最高者,但不能造万物。
问:此上帝为耶教独有,或各教所共有?
乩云:各有宗主,不能一尊。吾等亦有吾等之上帝。
舜芝问:女史有何职务?所居之地,情景如何?
彝珠又问:可否赐诗一首,以形容仙境之妙,如前年所作者,甚为盼祷。
乩云:令斐然仙子代作。 又云:汝等今日所问,皆不得要领。
众皆谓:我等程度太浅,所问各节,诚不中肯。惟望仙人方便开导,不拘一格,或以文言,或以诗词,或以白话,皆甚愿闻。
乩云:斐然待者,奉命作诗,勉成数韵。诗曰:
帝命玄都史,天生女导师;慈悲行本愿,谈笑踊群疑。
(陈撄宁按:此四句已将碧城女史身分写尽,庄雅之极。)
顷刻辞辰陛,中途瞥曙牺。
(陈撄宁按:碧城女史每年当正月十五,必到某处赴朝会。十七十八两日之内,乃其散会时。届时当仍返故居,其路程经过吾等所在住之世界。故偶尔便道枉驾。“顷刻辞辰陛”之意,乃刚散会未久。至“中途瞥曙牺”一句更奇,其降临时正值亥时之初,若吾等见朝日,乃在寅卯二时,似乎伊等已于寅卯时起程,亥时方到此间。然细玩顷刻二字,则知起程未久,距亥初当甚近。此时焉各有曙牺可见? 惟身在此地球之外,无所障蔽,方能见太阳耳。然既与地球无关,自不分早晚,则曙字亦无着落,必是已行近地球之西半球,正逢着朝日。因地球向东转,伊等向西行,其速如电。故刹那间而东西易位,遂由西半球之晨,变为东半球之夜矣。此等曲说,可谓以管窥天。是否有当,还以质之读此诗者。)
飚轮奔电走,一瞬万星移。
(陈撄宁按:地上行走之快如火车,空中之快,如飞机。虽见两旁或脚底之景物移动极速,而天上之星,总不见其移动。此云一瞬万星移,则其速率之限量已不可用数学计算矣。)
大力回鸾驭,轻车降羽仪。
(陈撄宁按:前年正月十八夜,碧城女史曾言,伊等在空中,观此世界如转丸,非有大力者不能至。其侍者后去,几乎迷路。)
飘然黄海上,倏尔碧云低。
(陈撄宁按:此乃其旧日路程。前年碧城女史诗中有句云:繁星万点窥黄海,圆月三更落彩云。今又云:飘然黄海上。可知伊等必是由东向西,先落于东海,再向西而至上海也。)
蜃气迎头擘,鲸波倒底驰。
(陈撄宁按:此正在海上行。虽甚速,然比较在空中路程,已慢极矣。)
钻尘劳慧炬,贴地卓灵旗。
(陈撄宁按:上句言已行到陆地,下句言停止不动。)
室雅何妨小,缘深肯久离。两年怀旧迹,隔界感相思。
(陈撄宁按:此叙别情。)
彝鼎陈佳茗,珠玑乞好词。怜卿真脱俗,愧我未能诗。
(陈撄宁按:此言吴彝珠求诗之事。并嵌入其名字。)
世不逢尧舜,人将采石芝。
(陈撄宁按:此二句嵌入吴舜芝之名。)
昌期嗟邈远,亚土遍疮痍。
(陈撄宁按:此言太平无日,亚洲扰乱。并于不经意中嵌入朱昌亚名字。)
水火风刀日,空成住坏时。
(陈撄宁按:此言灾劫。第二句人不能解,随请仙开示。乩云:此言世界之变迁。按:即佛家所谓成住坏空四劫是也。)
灰飞终堕劫,冰履敢忘危。
(陈撄宁按:此言世界终有劫灰发现之一日,甚危险也。)
下国诚千恶,吾乡擅百宜。
(陈撄宁按:束上起下之句。)
(益诚按:下国指人类世界,罪恶万端。吾乡指天仙世界,万物得宜,即下面六句诗所描述的。)
花城霞拥赤,泉贿玉流脂。宝树氛浓馥,晶衢路坦夷。和鸣丹翠雀,清浅白莲池。
(陈撄宁按:以上六句言其景。)
有身无二相,何处觅三尸。
(陈撄宁按:此言无两性情欲之累。)
(益诚按:三尸,为人体内的三种神,分别代表私欲,食欲,性欲,此言天仙超凡脱俗,无情欲之累,已断三尸之毒。)
月满容长驻,天荒道自支。
(陈撄宁按:通篇以此二句为最有力量。上句言寿命无量,下句言天可坏,道不可坏。)
孜孜提后学,切切守前规。上进皆由己,还家更问谁。
(陈撄宁按:此勉励余等也。)
精凝通妙悟,心洗即修持。
(陈撄宁按:此教人用功之要,胜于丹经万万。盖丹经大都支离其说,不能扼要,而女子尤不适用。孰及此二句之简括了当。)
附启:竹铭先生,前向余索《庐山小天池乩坛实录》原稿,拟载入本刊之中,以饷读者。奈事隔多年。原稿早已散乱遗失,无从寻觅。所幸沪寓乩坛稿本,尚有存者,今将陆续择优刊登,以付张君之雅意。阅者须知庐山乩坛与上海敝寓所设乩坛,乃同一性质,固无彼此之别也。
陈撄宁(1880—1969),是中国近现代道教的代表人物,曾于民国时期在上海创办《仙道月报》等刊物,提倡仙学。1949年以后,曾担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会长。为中国道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