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面包夹知识

编辑|面包夹知识

«——【·前言·】——»

“我叫什么”“我来自哪里”“父母是谁”这些问题的答案姚杰也能一口回答上来,可是,她说的答案就是真实的吗?她真的叫姚杰?

姚杰是在河南长大的,但是她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被人收养的,养父母人很好,但是她还是想找到自己的亲爹亲娘。



从两三岁走失,到36岁,姚杰心中虽然始终有着和亲生父母团圆的梦,可是却并没能如愿。

直到她去到浙江打工,听到工友随意说出的一句家乡话,才发现自己竟然听得懂,就靠着这句方言,姚杰顺利找到老家。



«——【·艰难寻亲·】——»

1985 年,河南一户人家,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小生命,他们给取名叫姚杰,从记事起,姚杰就知道自己和别的孩子不太一样,她是被抱养的。

每当看到小伙伴们依偎在亲生父母身边撒娇,她心里就会泛起一阵说不出的滋味,对亲生父母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



姚杰的养父母对她很好,给了她一个温暖的家,但这始终无法填补她内心深处对身世之谜的好奇与渴望。

她太想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了,自己是走丢的还是被抛弃的?父母期不期待跟她相见的那天?



十几岁的时候,姚杰就开始踏上寻亲之路,她翻遍了家里所有的旧箱子,希望能找到一点关于亲生父母的线索,哪怕是一张纸条、一个地址。

可惜,除了知道自己是被抱养的,其他信息一概不知,而她的养父母对她的身世也所知甚少。



她开始四处打听,逢人就问有没有听说过谁家在 1985 年左右送养过孩子,她去当地派出所询问,得到的却是无奈的摇头。

虽然没有放弃寻找,但每次的结果都是失败,就这样,30 年过去了,姚杰从一个年幼孩童变成了中年女性。



她的眼角有了皱纹,寻亲的路上布满了艰辛,期间姚杰也剩下了自己的孩子,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寻找亲生父母。

«——【·忽听家乡话·】——»

2015 年,为了生活,姚杰来到浙江一家工厂打工,工厂里人来人往,来自五湖四海的工友们操着不同的口音,每天在工厂线上忙碌着。

一天,车间一个工友跟家里人打电话,说“这个凼、那个凼”的,那种独特的腔调,和她记忆深处模模糊糊的声音惊人地相似!



在她长大的地方河南,人们并不这样说话,可是姚杰竟然能够听懂,于是她想,这个工友的老家是不是也是自己的老家?

姚杰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她紧紧盯着那位工友,急切地问道:“你刚才说的这话,是你们老家的方言?你们老家是哪儿的?”



工友被她突然的举动吓了一跳,愣了一下才回答:“我是重庆合川的。” 姚杰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她想,自己应该也是重庆的。

这个发现让姚杰兴奋得整晚都睡不着觉,于是当月她就跟随工友渠道重庆那个村庄,只要看到路人,就上前询问,有没有听说过谁家在 1985 年左右送养过孩子。



但是这样的走访没有获得回应,姚杰也担心自己弄错了,不是这个村?难道是别的村?尽管有当地村民的帮助,可寻亲之路还是没那么简单和顺利。

她还有自己的工作,不能长时间停留在重庆,于是她走进派出所报案,向民警讲述自己的故事,希望能得到帮助。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两年后的一天,也就是2017年,姚杰接到了警方的电话,终于盼来了跟亲生父母团圆的一天,在视频中相见的时候双方都失声痛哭。



在母亲的讲述中,姚杰得知了当年的真相,原来,她以前叫艳丽,当年母亲带她买东西,让她现在门口等一下,转头就发现孩子不见了。

在附近的厕所、村子、道路,都找了好几遍,能问的人都问了,还是没有发现小艳丽的消息。



3岁的小艳丽就这样走失了,这一走就是33年,村里人暗地里说艳丽的亲生父母是因为家里生儿子,故意把女儿弄丢的。

这些年,每当想起走失的女儿,艳丽母亲就会把她小时候的照片拿出来看看,现在老照片早已褪色模糊了,思念起女儿,两位老人常以泪洗面。



在家人团聚的这天,30 年的分离,30 年的思念,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流淌不尽的泪水。

姚杰也抱着母亲痛哭起来,这么多年的委屈、思念,都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根,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和本名,多亏了他们都没放弃。



在30多年前,科技不发达,走丢了也许就再难找回来,尤其是赶集的时候,在这样人多的地方,撒手也许就是一辈子。

«——【·科技强助力·】——»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满大街都是摄像头,丢失一部手机或者一个人,都有很大的可能找得回来。

近日是劳动节小长假,浙江一位老人在景区游玩时跟家里人走散了,老人已经65岁,脑部患有疾病,家属着急得不行。



民警得知情况后,连忙查找监控,不到半小时,就找回了与家人走散的老人。

在如今这个到处有摄像头当“眼睛”的世界,再加上广大的DNA数据库和各种定位工具,找人已经不像几十年前那么困难。



可是,世界上的人这么多,丢了之后也无异于大海捞针,并不是那么轻易的事,所以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还是要守好。

«——【·结语·】——»

现在的科技手段,已经让很多分离多年的家庭实现了团圆,也期望以后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回归亲人身边,不再孤苦流浪。

鸟儿有枝可栖,亲人有家可回,让爱不再落空。

参考:

中国新闻网:浙江老太“五一”抚远游玩走失 民警不到半小时找回 2025-05-05
重庆晨报: 暖闻|重庆女子与家人走散33年,民警花887天找到她亲人 2017-11-26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