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版后可能收不到推文,请星标本公众号
烘焙赛道永远不缺新玩家。
5月1日,海底捞旗下烘焙品牌“拾㧚耍·SCHWASUA”在杭州西湖银泰百货1楼正式试营业。
作为 海底捞全国首家面包店 , 拾㧚耍 以“安心吃、放心耍”为理念的面包店 ,凭借颠覆性的价格策略和品牌势能引发行业震动, 一开业便引爆客流,收银区排起长队。
01■
极致性价比产品
品质门店的场景设计
1、烘焙界小米:极致性价比产品
当看到新中式黑金风的门头和精致的面包造型时,许多人下意识觉得“这店肯定不便宜”。但翻开价目表,直接惊掉下巴——
5.8元的黑麦蔓越莓、6.8元的大米面包、8.8元的小熊面包,10元以下产品占比超60%!
法棍、碱水可颂仅需12元,最贵单品也不到30元。
由此可见,海底捞直接把面包价格拉回“平民时代”,甚至有顾客用开业抽奖的代金券后,5个面包只花十几元直接实现“面包自由”。
对比杭州动辄20元+的网红面包店,海底捞这波堪称“降维打击”,对烘焙店绝对具有侵略性和颠覆性。
2、黑金门店场景设计:面包店秒变打卡点
门店设计也很拉风,选址于西湖景区的黄金地段,巧妙融合并打造出独特的“新中式赛博风”的场景设计:
3米巨型牛角包模型,瞬间成为顾客们竞相拍照的“神器”,吸引众人目光,成为门店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镀金麦穗艺术装置、滚动播放的跑马灯“现烤倒计时”等元素...
这些别出心裁的设计极大地增强了顾客对新鲜出炉面包的期待感,将门店打造为兼具打卡属性与新鲜感体验的空间。
店内还设置了由2000根镀金麦穗构成的悬空艺术装置,这一设计巧妙地隐喻着“供应链大丰收”,不仅为门店增添了艺术氛围,还寓意着品牌背后强大的供应链支持。
店内的布局十分巧妙,除了常规的产品陈列区,还特别打造了mini产品专属的mini吧区域。
这里摆满了各种小巧精致的面包,就像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让人忍不住想要品尝。
店外的绿植打卡区更是一大亮点。在繁华的商场中,这片充满生机的绿色空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对于海底捞此次跨界做烘焙,网友们也是议论纷纷:
网友@里物~家居:面包价格终于打下来了,真的完美,本来面包就不该卖这么贵! 网友@没事也要吃溜溜梅:海底捞也要变成餐饮界的小米了吗? 网友@米阿宝:之前吃过海底捞的烤肉店,价格和服务都不错,不过面包还是要观望下,毕竟新赛道。 网友@慕值:既然是海底捞旗下的品牌,那大学生有69折吗?
02■
餐饮巨头的“鲶鱼效应”
海底捞多品牌“加速奔跑”
海底捞跨界推出的餐饮子品牌很多,为了鼓励内部创新,去年8月份曾专门推出了“红石榴计划”。
至今内部孵化了包括焰请烤肉铺子、火焰官BarBecue、小嗨爱炸、小嗨火锅、苗师兄鱼虾锅等在内的11个餐饮品牌。
海底捞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
3月25日,海底捞公布2024年全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24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427.55亿元,同比上升3.1%;净利润47.00亿元,同比增长4.6%。
核心经营利润为62.30亿元,同比上升18.7%。收入、净利润实现连续两年增长,去年业绩创历史新高,但增速有所放缓。
海底捞拥有足够雄厚的试错资金,即使子品牌不盈利也不太会影响主业。只是,面包生意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大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烘焙赛道新增门店10.3万家,关店9.5万家,净增只有8000家。
1、新网红品牌涌现,毛利75%
贝果、瑞士卷、黄油年糕...,烘焙行业总有爆款大单品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新一轮的网红单品、网红品牌一个个问世。
黄油年糕已成烘焙行业单品新晋顶流。泸溪河、好利来、鲍师傅、吉姆大师傅等多家连锁烘焙品牌均已推出黄油年糕。
泸溪河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披露,其黄油年糕上市43天,已累计售出2000万个,平均每日售出近50万个。
北京一家泸溪河门店员工表示,周末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600盒。一盒装有6个黄油年糕,售价16.9元,600盒意味着,黄油年糕单品,一家门店一天便能卖出1万元。这个销售额已经远远超出很多烘焙门店一天营业额。
不止一个黄油年糕单品成功出圈,不少高端面包品牌也成功从下沉市场攻进北京,成为市场新晋排队王。包括来自武汉的“UH祐禾”、南京的One BagelL一个贝果、济南的“石头先生的烤炉”先后进驻北京商圈。
这些面包品牌都是主打现烤现卖,颜值高,符合年轻人喜欢打卡网红品牌的消费习惯。
招牌产品售价通常在20-40元左右,价格直逼高端品牌原麦山丘、爸爸糖、BUTTERFUL&CREAMOROUS(BC)。饶是不便宜,很多门店还是人满为患。
网上有顾客称,石头先生的烤炉刚开业时,排队要一小时起步。 北京朝阳合生汇祐禾门店更夸张,它可以从早上开门到晚上打烊一直有人排队。
为了吸引客流,祐禾门店每天还在下午营业时间段推出了现场试吃活动。每天有不少顾客在现场排队等待试吃新出炉的面包。
烘焙行业一般毛利至少在50%以上,有些品牌则声称毛利可达75%以上。在行业内有句说话:卖饭不如卖水(饮品),卖水不如卖空气(面包)。
2、海底捞入局烘焙的逻辑
海底捞此次跨界并非心血来潮,而是其“红石榴计划”的重要一环——通过高频、低客单价的烘焙产品触达更广泛客群。
新任首席执行官苟轶群带领的“运营五虎将”将从创业机制、产品创新、供应链保障、运营协同、营销支持五大方向全面支持该计划。海底捞希望通过这一计划,推动新品牌像“石榴籽一样,颗颗红润、粒粒饱满”,进一步扩展其餐饮事业。
首先,在供应链上降本增效。
海底捞之所以能在烘焙领域迅速崭露头角,其成熟完善的冷链以及中央厨房体系功不可没,依托海底捞成熟的冷链和中央厨房体系,成本比传统烘焙店低25%以上。
其次,在服务体验上升级。
服务向来是海底捞的王牌,此次进军烘焙行业,它自然也将这一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延续 “生日配送” 这一贴心服务,让消费者在生日当天不仅能享受美味的烘焙产品,还能收获一份专属的温暖与惊喜;而 “隐藏款盲盒” 玩法更是为消费过程增添了趣味性与神秘感,激发消费者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这些创新的互动玩法,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独特的消费体验,更有可能重塑烘焙行业的服务标准,引导行业从单纯的产品销售向注重消费者全方位体验的方向转变。
最后,以平价策略为根基。
海底捞以平价策略强势切入烘焙市场,直接冲击了众多中小烘焙品牌。在这场激烈的市场角逐中,中小品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原本以产品为主导的竞争模式逐渐式微,行业正被迫从单纯的拼产品,加速向 “产品 + 运营 + 体验” 的综合竞争模式转变。
奈雪的茶、霸王茶姬等茶饮品牌已尝试“茶饮+烘焙”模式,而海底捞凭借服务创新与会员基数(超1亿注册用户),可能进一步抬高行业标准。
03■
围城效应!
破局还是新赌注?
烘焙赛道就像一个围城,城里的人卖不动了,倒闭关店,城外的人还在疯狂涌入。
海底捞入局烘焙的优势在于品牌势能、会员基础和供应链能力,确实可能让“拾㧚耍”快速复制,甚至成为“烘焙界小米”。
尽管“红石榴计划”展现了海底捞的雄心,但其副牌战略仍面临严峻挑战:
1、产品同质化隐忧
当前菜单以黑麦、碱水、法棍等常规品类为主,缺乏独家爆款(如网友期待的“火锅味面包”尚未推出)。
若无法突破同质化桎梏,可能重蹈原麦山丘、爸爸糖等老网红“高开低走”的覆辙。
2、现烤品控与成本平衡
现烤模式需高密度人力与设备投入,单店配置数十名员工(如祐禾门店),可能侵蚀利润空间。
海底捞需在规模化扩张中维持品控一致性,避免因成本压力牺牲体验。
3、生命周期考验
烘焙行业素有“五年一洗牌”规律,网红品牌平均生命周期仅3-5年。
海底捞需持续迭代产品与服务,避免依赖短期流量,例如借鉴“一个贝果”通过健康属性构建差异化壁垒。
当然,若海底捞能解决上述挑战,其“平价+服务+供应链”组合拳或可重塑烘焙行业生态:
供应链整合:借助蜀海供应链优化原料采购与配送效率;
场景延伸:与主品牌联动,探索“火锅+烘焙”跨品类消费场景;
会员转化:通过积分互通、联名活动激活海底捞存量用户。
结语
海底捞此次跨界既是其多品牌战略的关键落子,也是烘焙行业格局重塑的催化剂。
短期来看,低价策略将加速行业洗牌;长期而言,能否突破“速生速死”魔咒,取决于产品创新力与运营精细化程度。
对于消费者,这场“鲶鱼效应”带来的性价比红利值得期待,但行业健康发展仍需避免陷入单纯价格战的恶性循环。
你看好海底捞的面包店吗?欢迎留言区发表你的观点!
来源 | 烘焙职人圈、Tech星球
出品 | 餐饮O2O
餐饮O2O商学院4--6月课程表
合作/投稿/咨询等,欢迎加微canyinjun
电话/微信号:1339216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