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一支八路军队伍绕过松山峪的敌人,抵达遵化境内后,遭到奸细出卖。领队刘诚光带着战士们多次转移,却一直甩不掉敌人。
日军将刘诚光部队围困在甲山上,300人对抗3000日伪军围合。
战斗持续了一整天,我军弹药无几,而敌人越聚越多。
面对必死的结局,刘诚光站在山崖上下令:“砸毁枪支,烧毁文件,我们宁死不屈!”说完他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
而造成这一切悲剧的,竟然是一个潜伏在队伍中的汉奸。
冀东抗日好儿郎
冀东,指的是天津——北京——古北口一线以东、长城以南河北省东部地区。
因为战略位置独特,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河北全境迅速沦陷,冀东地区更是重灾区,为了将抗日带到冀东,毛主席在洛川会议中,发出了冀东敌后抗日的指示。
在冀东建立抗日根据地,以雾灵山为根据地进行游击抗日。这些有游击队除了组织上的一些少量帮助,可以说是单枪匹马的战斗。
他们凭借抗日热情奔驰在长城内外,出现了多个“狼牙山式”的英雄群体。
有一个叫做刘诚光的政治干部,从毛主席1938年号召冀东敌后抗日开始,他就带着百名红军和抗大学生们奔赴冀东,也是冀东部队建立政治工作制度的创始人之一。
他不仅是一个优秀的政治部主任,还拥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和多谋善断的指挥才能。
1940年的百团大战中,冀东八路军为了配合牵引部分敌人,也对日军占领的城镇发起进攻,刘诚光和十二团的团长陈群,指挥部队包围了几个煤矿和车站。
在日军运输兵力的公路上、铁路上进行埋伏,阻碍日军运输援军,袭击唐山及其附近的一些日军据点,让日伪军草木皆兵,为正面战场减轻了一部分的压力。
刘诚光作战生涯中,创下不少的辉煌战绩。
1941年5月1日,刘诚光曾创下一日重创日军两支部队的丰功伟绩。
他一边率领12团2营和13团1、2营配合,击毙了日军南木铁雄大佐,以及150多个日军,同时还指挥了另一支部队12团2营,对日伪军进行骚扰,趁机歼灭了一部。
那段时间,日军对刘诚光的名字可谓闻风丧胆。
那些汉奸伪军一听是刘诚光的12团,立马就吓得要撤退。然而,就算敌人不出动,刘诚光也有办法制服这些伪军。
同年10月中下旬,刘诚光从那些被击毙的日军身上,扒下来一些日军军装。
刘诚光作为政治部主任,也会一些简单的日语,他带着几个士兵换上日军衣裳,然后大摇大摆的直接就往日军据点走。
哨兵拦住刘诚光一行人要检查,刘诚光立马怒斥“八格牙路!”
伪军对日军十分畏惧,哪听得懂地道不地道,只要听见是日语就不敢细查。
谁能想到,面前凶悍无比的日军军官,竟然是一个八路军,哨兵们害怕军官责怪,不敢说什么将让他们放入了据点。
据点里巡逻的日军,看到这么两支队的“战友”,也没什么反应,毕竟谁能想到,八路军会穿上他们的衣裳,大摇大摆的进来呢?
刘诚光带着两支队伍,摸到了伪军的宿舍。
两个支队将几个宿舍门全部拆开,举着枪指责那些被吵醒的伪军:“缴枪不杀!”
伪军们醒来后,一个个只能举起手投降,有几个企图反抗的也被击毙了,全场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一场俘虏任务。
1942年后,刘诚光继续担任政治主任,和团长一起带兵击敌,取得了无数次胜利,却被一个奸细给害了性命。
奸细出卖,壮烈跳崖
1942年4月,刘诚光接到组织命令,和2营地的教导员苏连存一起护送一批干部去平川受训,他们一路上要警惕对他们进行埋伏、偷袭的敌人。
这次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敌人。
好不容易绕道绕过松山峪,抵达遵化境内,战士们累了很长时间,还没坐下来吃口饭,侦查员又发现了敌人的踪迹。
刘诚光不敢疏忽,立马带着队伍转移,几番试探后没有发现敌人,又让一部分战士们回附近的村子里吃饭、休息。
这时,敌人的枪声突然在村南响起。
刘诚光再迟钝,也感觉到了不对劲:“怎么我们走到哪,敌人就跟到哪?我们队伍里,一定是出了奸细!”
他们赶紧派人探察可撤退的道路,发现整个范庄的西边、东边,南边都有敌人围了过来,数量还不在少数。
危急时刻,刘诚光发现还有一条退路,那就是甲山。
甲山是一个独立的山峰,也即使是说,没有连绵的山群,对于敌人来说更好围攻。
可这时候也没有其它退路了。
他们300多人只能撤退到山上,山下也很快包围过来,附近的日伪军也朝这边聚集,根本无处可逃。
刘诚光明白,他们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可就算这样,也不能向日本人低头。
他在山上召开了一个小会议,动员大家“流血牺牲也不怕,消灭日本人,解放全中国”,战士们一个个都热血澎湃,为杀敌牺牲做好了准备。
4月3日早上8点多,日伪军朝山上发起进攻,他们驾着大炮、机枪,而刘诚光部只有4挺机枪,面对大炮轰炸起来的飞沙爆石。
面对敌人的重火力,刘诚光下令让大家注意躲避,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阻击敌人攻上来。
部队仅有的4挺机枪,在敌人试图冲锋上来时,开足火力,将几百日伪军给压了下去,他们率攻不上,气的用迫击炮乱打。
刘诚光心里明白,他们没有援军,只能尽量节省子弹。
不见敌人不开枪,敌人不打我不打,尽量不要浪费一枚子弹,但要更多的消耗敌人的军火。
可日伪军似乎识破了刘诚光的想法, 不打了。
2排长主动请缨,由他们吸引火力掩护主部队撤退。
有一次,教导员苏连存已经带着部队冲到村子里,结果发现村子里都是日伪军,无奈只能回来。
战斗持续到下午3点,我方的弹药所剩无几,而敌人又运了5车的弹药过来。
再又经过一小时的战斗,山上只剩下了几十个人,敌人已经围了上来。
他们叫喊着“活捉刘诚光”,一边冲过来,刘诚光让其它干部冲出去,自己掩护,但大家都表示要死就死在一起。
天色渐渐湖南,刘诚光等人的弹药几乎没有了,几十个战士和日伪军展开肉搏。
最后时刻,刘诚光高喊:“我们决不能当俘虏,宁死不投降!”
刘诚光作为这里的最高指挥,更加不能被敌人抓到,他给自己留了一枚子弹,和苏连存饮弹自尽。
其余的战士们,有手榴弹的和敌人同归于尽,没有的则全部跳下悬崖……
这场抗日战斗,258名干部战士全部牺牲,只有30多人突围了出去。
根据一个幸存的机枪手回忆,他们之所以被敌人团团围住,因为队伍里出了一个奸细,代号“小白薯”。
刘诚光的路线并没有错,是“小白薯”将他们的行踪留给了敌人,导致部队怎么也甩不掉尾巴,这才被逼上了甲山。
甲山血战之后,冀东军分区为牺牲的200多个人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并发誓要为他们报仇。
至于那个奸细“小白薯”,在敌人进行第四次“强化治安”时,被我军抓住。就在刘诚光等人牺牲不远处的铁厂南边被处决,以告慰在甲山牺牲的烈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