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相信吗?一辆合资的B级车,竟然将“高阶智驾”以16.98万的价格售出!当特斯拉、华为还在宣扬城区NOA的时候,丰田凯美瑞智驾版直接打出一张王炸——全系都配备TSS3.0PRO,其权益价进入到了A级车的区间。但这到底是技术的颠覆,还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营销游戏呢?
争议点:
官方宣称的“城区全速域领航”,实际上仅仅是全速域跟车而已。LCA变道辅助需要手动拨杆操作,这与华为ADS、小鹏XNGP的“真高阶”相比差距十分明显。不过凭借着20个传感器、200米超视距监测以及1000亿公里的真实道路行驶数据进行训练,这套系统在L2+级别中简直可称“六边形战士”。
核心体验:
北京车主实测:暴雨中毫米波雷达主导进行识别,车道保持的稳定率达到99%。但在夜间城中村测试时,暴露出了短板——无法自动绕行占道车辆,仅仅依靠预碰撞来刹停。华为赋能的智能座舱令人惊喜,8155芯片以及连续的语音指令,使得车机的流畅度远远超过了日系的竞品。
价格屠夫?:
雅阁混动车主们集体“破防”凯美瑞智驾版呀,比自家的燃油版还要便宜2000元呢。不过细细算算账呀:16.98万得叠加国补1.3万以及置换补贴,真实的起售价大概是18.28万。即便这样,跟帕萨特380TSI相比(2025款Pro 380TSI星空龙耀版:指导价为19.99万元,优惠后价格为18.99万元,仅仅L2级别的配置,那依然是降维打击呀。)
技术深潜:
丰田秉持的沉稳理念,在智驾版上得以充分展现——它宁可舍弃一些,能够彰显技术的功能,诸如“自动进出匝道”,也定然要确保,在变道辅助之时,拥有0.02秒的额外接管时间。恰恰是这种,将安全置于首要位置的考量方式,刚好是新能源车企,在竭力追求硬件堆砌之际所欠缺的审慎态度。
用户画像:
网约车司机王师傅的选择:4.2L的油耗,以及1200km的续航,相比纯电来说,更能够适应长途出行。但吐槽点的确存在——66岁的退休老汉,一直都没办法学会用语音来控制车辆这一操作。这也揭示了合资车企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所遭遇的深层矛盾,技术方面的快速进展与用户已有的习惯之间的脱节。
带给我们的行业启示:
当凯美瑞,用TNGA架构加上混动系统,筑起了技术的护城河,中国品牌,该警惕了——智能化的终极战场,不在那参数表,而在“1000亿公里的真实道路行驶数据进行训练”这样令人恐怖的数据积累。下次嘲讽丰田“保守”之时别忘记了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
数据来源:懂车帝; 搜狐网; 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