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中国绘画的进程中,存在着“正统”与“创新”两种不同的表现意识,所谓“正统”代表着遵循古训,有循规蹈矩之意,“创新”意味着有离经叛道之嫌,两者是矛盾双方,有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对于传统花鸟画来说也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新的视听图像日新月异,给人们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影响着艺术家对艺术作品的判断并干扰着艺术界对真善美的表达。现实生活的高压力、快节奏,使人变得浮躁,诸多繁杂的社会现象极需要艺术家保持定力,沉下心来认真探索自己的艺术方向。
王明 柿柿如意 45cmx65cm 2013年 纸本
王明是位有思想的青年画家,他身处艺术界的喧闹中,却又不随波逐流,不盲目求新,在传统文化中吸收能量,在现代西方绘画中汲取营养,在工笔和写意之间找到自己的绘画平衡点,从容地走出自己的艺术之路。
王明作品 溪山雪霁 91cmX51cm 2022年 纸本
王明的花鸟画并不只取材所谓的名贵花卉,也有很多取材于路边不知名的野花。像作品《新秋疏雨》《晓迎秋露》,画面色彩极其轻淡像被笼罩在烟雾里,画中表现的是什么花,观者很少能叫得出名字,也没有必要追查是何种植物、何种花,但这不妨碍作品的雅致和趣味。这些无名的花花草草在王明笔下显得俏丽高雅,吐露泥土的芳香又伴着浓浓的生活气息,看得出王明在意境的营造上下了很大功夫。这两幅画采用斜向构图,右伸的花枝与下方鸭、鹤与画面的留白,疏密相宜。枝叶写意,用墨浓淡干湿各得其所,对动物却精工细绘,使画面显得主次分明。王明秉承“随类赋彩”的理念,又突破了色彩的程式化,按照自己对主观色彩的把握,组织画面物象的赋色,或明艳,或淡雅,设色大胆洒脱,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岁寒花木》这幅画能看到“西为中用”的痕迹,西方绘画光与色的表现在画中呈现,青色的底色留白明显可见,近景是怒放的花朵,远景是稀疏的枝条,疏密相间,画中物象虽多,却并没有过于繁杂之感。画面构图、景物的主次处理得当,物象的大小、远近在作画之前经过了深思熟虑,这幅描绘寒冷冬季的作品,却带给观者生机盎然的感受。
秋江寒蒲68cx68cm纸本2014年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指画家应深入生活、领悟人生方能有感而发,“我之为我,自有我在”也只有对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将自己的主观感情带到自己的画作当中才能把绘画的本体与个人的感受、内容与形式相结合,并把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感受引入其绘画的创作之中,让观者与作品对话、交流。《一枝浓艳对秋光》描绘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鸡冠花,画面的近景并没有像传统工笔画那样每个物体都描画得清晰可见,反而是局部用模糊的水墨渲染,鸡冠花浓重的叶与受光花朵使画面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深度,这幅工笔与写意和谐共生的作品具有了很强的现代意识。
王明岁寒花木180CMX180CM中国画纸本2020年
现代花鸟画的创新面临诸多困难,但唯有创新,才能生存,唯有变化,才可推进!实践是创新的助力器,好在王明在绘画中能意识到坚守传统和与时创新的重要性。
文/刘长富,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美术学院)
王明作品欣赏
北方境象175cmX220cm纸本2014年
勃勃英气透云端 65cmX45cm 2019年 纸本
花穗迎秋 68cmX45cm 2019年 纸本
花野韵更清 65cmX45cm 2019年
绿荫香冷入瑶池 135cmX65cm 2015年
暮春疏雨净芳菲 135cmx68cm 2021年 纸本
天香夜染衣 85cmX55cm 2023年 纸本
清风渡秋枝 68cmX45cm 2016年 纸本
石油红—新时代铁人 180cmX220cm 2024年
微雨染华衣88cmx65cm 2009年 纸本
微云淡月对江天 200cmX100cm 2018年 纸本
晓迎秋露136cmX68cm 2019年 纸本
雁声啼乐已微霜135cmX68cm中国画2017年纸本
香霄雪霁 68cmX45cm 2020年 纸本
新秋疏雨 68cmx45cm 2015 纸本
一枝清瘦出朝烟 68cmx45cm 2015 纸本
(来源: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画家简介
王明,现任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专业基础教学部副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佳木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国画艺委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文联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研究院青年画院院聘画家、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文联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黑龙江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政协书画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