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县名门世家源流(一)
张泽武 编辑整理
本篇《洛宁县名门世家源流》,是根据三门峡市姓氏文化研究会牛占亚老师提供的《河南通志稿》记载的洛宁县姓氏源流图片内容加以整理,这是研究洛宁姓氏文化的重要历史文献,对探讨洛宁县姓氏源流具有重大意义。感谢牛老师提供的洛宁县姓氏源流史料,感谢牛占亚老师对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工作的大力支持!
现将《河南通志稿》记载的洛宁县姓氏源流的内容加以编辑整理注释,并将有关各大名门世家的文献资料,加以考证整理,抛砖引玉,以供研究洛宁县姓氏文化的热心人士参考。
民国时期《河南通志稿》记载:
洛宁韦氏①
金太宗天会某年,始祖某以骁骑将军驻此,遂家焉,居寨子村。原籍陕西盩厔,分徙大原、明珠、金山庙、东宋等村,记二千六百户。族中业农外,竹工颇多。明永乐中期修谱,清康熙某年重订。
【注释】: 天会某年,应为天会八年,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
①【洛宁韦氏】:指洛宁县陈吴乡寨子村韦氏家族。据阜昌进士焦郁所撰《金故武德将军韦公碣铭》记载:韦氏始祖讳仪,博通武经。宋金争雄,以征战之功,披坚执锐,搴旗斩将,累世奇功,范公致虚表奏为保义郎,始转忠翊郎。
天会六年,随统制耿嗣宗收复卢氏县,进拔嵩州,解围陕州府暨宜阳。诛叛贼杨伟,转武公郎,阖宣赞舍人,肇任虢州兵马都监,次任河南孟汝唐州兵马使下五军提辖。公因游历宜阳、永宁两县,爱山明水秀,物华人熙,定居永宁县寨子村。阜昌八年,权大总官府,差充环州兵马都监,未赴任。寻改授诸路兵马大总管府,差应右军统领。
至皇统八年,公以老归政,为武节大夫,寻换武德将军骁骑尉。卒于正隆元年十二月五日,享寿六十有四。大定丙午岁(公元1186年)九月三十日卜葬于永宁太平乡金门山之阴,即今洛宁县陈吴乡寨子村南韦氏祖茔。
按:韦仪生于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卒于金正隆元年(公元1156年)十二月五日,享寿六十四岁。
寨子村韦氏家族始祖韦仪,原籍陕西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县。韦仪先世韦贤仕汉为丞相,公其苗裔也。世历弗稽。传至南北朝时期,韦孝宽,战功卓著,拜尚书右仆射,封骠骑大将军,以功封郧公,拜大司空。传至北宋时,韦仪祖父韦秀,徙居京兆周至县。韦仪父亲韦德,赠敦武郎,母孙氏,赠封孺人。韦仪兄弟二人,韦仪哥哥韦俊。
金朝天会年间,韦仪迁居永宁县寨子村。韦仪传一子朴,朴传两子琼、玠,兄弟两人,分为东西两门。韦氏家族,聚族而居,耕读传家,繁衍生息,迄今传至三十五世,后裔二万余人。居洛宁县者,主要聚居村有东寨子村、西寨子村、明珠村、大原韦寨村、韦沟、禄地村、陈吴村、寨根村、新寨村、新村、架子岭北坑村、观湾村、小山底村、西陈宋村、东宋村等。以及外迁宜阳县、陕州、嵩县、栾川县、原阳县、封丘县、伊川县等地。
据《洛宁县志》记载:p552页。卷七 社会 【姓氏】
1987年户口册统计:洛宁县韦氏家族总人口11609人。
据《洛宁县志》记载:P429页。第三十七章 民情民俗【姓氏】
2000年户口册统计:洛宁县韦氏家族总人口9302人。
②附录:清乾隆五十五年《永宁县志》卷三 邱墓
金故武德将军韦公碣铭
焦郁(阜昌进士)
故武德将军姓韦氏讳仪,其先世韦贤仕汉为丞相,公其苗裔也。世历弗稽至郧公,仕五代周有功,故号封郧。迄于宋,祖曰秀,徙居京兆周至县。父德,赠敦武郎,母孙氏,赠封孺人。后经兵乱,基业残毁,逖居辟土,稍复本业。有子二:长曰俊,次曰仪,才皆克类,仪尤亲炙主善,博通武经。时天下骚乱,群雄啸聚,公一日谓兄曰:“吾等不幸,生于乱世,羞与编氓为伍,苟励志靖乱,功名可图”。兄壮其言而善之,遂投本郡,广锐军适招求锐士,公以骁骑应选,得从范总领麾下。披坚执锐,搴旗斩将,累世奇功,录充曲统制麾下。凡所招募士卒,专命训练,用致果毅,率堪御侮。天会五年夏四月,公率众至虢州,贼闫路子引兵与公战,一鼓献馘,遂定虢州,范公表为保义郎。冬十有二月,贼众再犯虢,公受命提兵掩杀,始转忠翊郎。
天会六年,随统制耿嗣宗复卢氏县,进拔嵩州,解围陕州府暨宜阳。诸叛贼杨伟口首泉润什,驱民数千口,转武公郎,阖宣赞舍人,肇任虢州兵马都监,次任河南孟汝唐州兵马使下五军提辖。公因游历宜阳、永宁两县,爱山明水秀,物华人熙,用自己积贮之资,置膏田一千余顷。至废齐阜昌三年正月,公率众奏允差充虢州兵马都监,视事日久于坊廊,置地一区,安定县买田四顷。阜昌八年,权大总官府,差充环州兵马都监,未赴任,寻改授诸路兵马大总管府,差应右军统领。至皇统八年,公以老归政,为武节大夫,寻换武德将军骁骑尉。
卒于正隆元年十二月五日,享寿六十有四。公先娶原州王氏,长一女,适朱氏;后娶虢州王氏,无所出;乃娶邓州杨氏,诞男朴;寻取赵氏,封安人,无所出。男朴孝行纯笃,庐于墓侧,寝苫枕块,哀思哭痛。服竟,适追前志,从征皆有破敌之功,莅事则有灭私之道,天性俭素,动而有礼,一方蒙休,实终赖之。于是思亲涕泪,斩山立垣,穴石为棺,树碑镌志。大定丙午岁,工告成功,九月三十日卜葬永宁太平乡金门山之阴,仍勒铭以垂不朽。
铭曰:
昔应胜口,超然不群,英资天赋,卓冠三军。倾心效用,呼兵集云,训练既熟,忧戚能分,进取虢州,出遘渠魁,捻矢张弧,扬音迅雷。凶无不诛,围无不开,鹤唳风声,披靡惊骇。功成守官,不受贿赂,莅政勤劬,资身俭素,病臻告俎,永昭美故。镌铭开碑,庶识君墓。
金大定二十六年立石。
③《韦氏家谱》
王范镇《韦氏家谱》
王范镇《韦氏家谱》原序
家谱之传大有益矣!原以叙历代,分支派,正水源,别木本,等行谊,传名讳,俾后世无犯於前辈也。时至元末流寇作乱,村多放焚,家譜失传,六世无讳。
兹考祖茔诸碑,又承先人诲谕,谨订厥譜,以传为记。豫省居中天之地,往往起兵扰乱,自四至九世名讳失传。将十世东门察得只存温祖、祥祖二名,西门只存敬祖一名。十一世只存东门美、润、杰、明、洪、浩、铎七名,西门只存有宽、亮、海、让、成、得六名,只知是一辈,不知远近。
亮生子二,长宣,次志;成生子三,彪、瓒、琪三人,系小珠村人;得生子岩一人,系大原村人。其余宽、海、让三名之后,不知去向。
明时朱太祖定鼎之时,窥山西人稠地狭,河南地广人稀,将山西百姓迁移问南孔多,所以河南府州县人,系山西平阳府洪洞县,祖居者十之有九。
若我韦氏,原非山西贯籍,实系陕西京兆盩厔县人也。 始祖讳仪,乃先世韦孟至韦贤,一经教子,五世大儒。贤且仕汉为丞相,仪其苗裔也。世
道光四年岁次甲申菊月
二十三世正九品万一韦邦杰沐手敬志
《韦氏家谱》总序
始祖武德将军骁骑尉讳仪,原配王氏,继配王氏,三配杨氏,生子朴。
二世祖讳朴,配赵氏生子二,长琼,次玠。
三世祖长讳琼,配酒氏,分为东门。
次讳玠,配孙氏,分为西門。
崇阳镇《韦氏家谱》
崇阳镇崇阳沟《韦氏家谱》序
韦姓氏,汉宰相韦贤之苗裔也,世历弗稽。本京兆盩厔人。宋中叶,韦公讳仪,仕金,授武节大夫。
祖讳秀,父讳德,赠敦武郎,母孙氏,赠封孺人。兄讳俊。
祖父兄皆葬关中。讳仪鎮守虢州,领兵至永邑,观金山南峙,洛水北环,修竹缭绕,层峦丛翠,因ト而居焉,名其里曰太平乡,今祖茔之西是也。卒于金大定二十六年,卜葬于寨子村南原。贞元四年三月,赠武德将军,骁骑尉。
裔孙监生济润敬叙
作者简介:张泽武,洛宁县陈吴乡新寨村人,2003年,发起并成功组织成立了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担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一职,2006年参与组织筹备成立洛阳市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副秘书长。2017年被推举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2024年8月再次当选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