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5日 综合《印度斯坦时报》、巴基斯坦《黎明报》等报道)

近期,印度总理莫迪与军方高层的频繁互动引发外界猜测。在印控克什米尔恐袭事件发酵两周后,印度海空军参谋长于5月3日至4日紧急密会莫迪,陆军参谋长德维迪的会面也被提上日程。然而,这场看似“战前动员”的举动,却暴露出印度文官集团与军队之间的深层信任危机。



文官要“政治胜利”,军方怕“背锅”

印度国防部长辛格5月4日的公开讲话颇具煽动性,他宣称“民众的愿望将在莫迪领导下实现”,矛头直指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报复。这一表态与印度执政党人民党的选举策略紧密相关——2025年地方选举在即,莫迪需要强硬姿态巩固民族主义票仓。

但军方态度微妙。尽管莫迪早在4月底便授权军队“自主决定反击方式”,三军参谋长仍坚持逐一当面汇报。印媒分析称,军方此举意在避免重蹈2019年空战失利的覆辙——当时行动失利后,莫迪政府将责任归咎于“情报失误”,军方高层沦为政治牺牲品。



军事准备与“甩锅”战术同步推进

印度近期军事动作频频:空军在北方邦演练公路起降,陆军向克什米尔增派山地部队,海军则加强阿拉伯海巡逻。与此同时,印度再次动用“水武器”,通过控制杰纳布河上游水坝施压巴基斯坦,试图诱使巴方先开火以转嫁战争责任。

巴基斯坦的应对策略清晰:5月2日试射“阿布达利”弹道导弹展示核威慑能力,同时呼吁国际社会介入调查恐袭事件。巴总理谢里夫明确表示:“我们不会打响第一枪,但任何侵犯都将遭到加倍回击。”



国际斡旋与战争倒计时

中美俄等国已多次呼吁克制,联合国安理会或将就克什米尔局势举行闭门磋商。但分析人士指出,莫迪政府若执意行动,可能选择“有限空袭”等低强度手段,既能安抚国内情绪,又可控制冲突规模。

(本文综合自《印度斯坦时报》5月4日报道《军方与总理府博弈再起》、巴基斯坦《黎明报》5月3日评论《印度“战争边缘政策”的风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