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一个新闻,六旬老伯40年前因脚趾甲增厚发黄,自行诊断为灰指甲,尝试各种偏方均无效,近期就医后却被确诊为腓骨肌萎缩症(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矫正行走姿势后,指甲异常最终得到改善。
(图源百度)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即便是常见病,自己判断病情也有可能会出现误诊的情况,该去医院还得去!
灰指甲到底是什么?
灰指甲(甲癣)是由皮肤癣菌等真菌感染引发,在甲病中占比达15%-30%。
典型症状有甲板浑浊、增厚、分层等,但银屑病甲、湿疹性甲病等也可能有类似表现。
因此,有症状需及时去医院做真菌镜检和培养,不能自行仅凭症状判断,容易误诊。
对症治疗有讲究,轻重程度要分清
症状相对较轻时,甲板出现轻微浑浊,颜色呈现出淡淡的白色或者黄色;厚度比正常指甲稍微厚一点,分层现象处在于指甲边缘。
这时候可使用5%阿莫罗芬搽剂,同时配合牙钻或指甲锉清理掉损毁脱屑的病甲,有助于药物更好地吸收。
症状较重时,甲板浑浊程度加重,颜色呈现黄色、灰褐色,增厚情况严重,甚至会影响手指或脚趾的活动。从指甲中间就开始分层,还可能伴有指甲碎屑脱落。
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真菌药特比萘芬或伊曲康唑,抑制真菌生长,同时接受软膏封包疗程,能软化指甲,帮助清除病甲。一般内外结合疗程治愈率能达到治愈率可达70%-80%。
当然,以上症状有觉得不舒服、或是担心药物过敏,还有身体有缺陷者、孕妇,老人和儿童群体都需及时去医院看情况治疗。
治好了也容易复发!
真菌就像顽固分子,潮湿的鞋袜、挤脚的鞋子、免疫力低下都是它们的温床。更要警惕的是,甲癣还有家族易感性——如果家人反复中招,可能和遗传的免疫倾向性有关。
想避免复发,必须做好持久战准备:
●治疗期间严格按疗程用药,别见好就收;
●个人物品专人专用,鞋袜每天清洁晾晒,定期用开水烫洗毛巾;
●选择透气鞋袜,避免脚趾长期闷热潮湿;
●均衡饮食、规律运动,提升免疫力才是抗真菌根本。
小小的指甲问题,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信号。发现异常别拖延,交给专业医生排查病因,科学治疗+细心防护,才能让指甲重新焕发光彩。
〔参考文献〕
[1]杭州新闻中心.得了“灰指甲”,大伯很少出门 医生一看:白吃苦![OL].科教卫新闻,2025-01-20.
[2]赵津成. 治疗甲癣(灰指甲)病的临床研究[J]. 医学信息,2015(13):256-256.
[3]甲真菌病指南专家工作组. 中国甲真菌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J]. 中国真菌学杂志,2022,17(1):1-7.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2025年05月05日
由「皮肤科杨希川教授」原创,旨在为读者科普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如有皮肤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策划团队〕
策划/编辑:yogurt 审核: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