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最高检、省检察院关于“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部署要求,酒泉市检察院多措并举开展监督整治,坚持问题导向、查究结合,综合运用“四大检察”职能,依法监督纠治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等突出问题,扎实推进专项监督走深走实。
高位统筹,以“第一责任”压实工作链条
酒泉市检察院充分认识到该专项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年度重点任务安排部署。成立以检察长为组长、副检察长为副组长、各业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监督领导小组,从各部门抽调检察业务骨干组成工作专班,确保组织保障有力、人员配备到位。形成“检察长统筹抓总、分管领导靠前指挥、专班成员专责落实”的三级责任体系。
精准谋划,以实施方案明确监督路径
根据省检察院《开展“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酒泉市检察机关“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工作推进方案》。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全院一盘棋”的监督格局,建立“刑事检察主导、民事行政检察协同、公益诉讼检察延伸”的跨部门协作机制。刑事检察部门重点监督违法立案、滥用强制措施等问题,民事检察部门跟进监督涉企执行案件中的违规“查扣冻”,行政检察部门聚焦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中的降格处理、以罚代刑,公益诉讼部门同步排查异地执法中可能存在的实施排除、限制竞争等损坏公共利益的线索。
深入自查,排查问题线索凝整治合力
组织各业务部门开展全面自查,对近三年来办理的涉企案件情况进行逐案梳理,重点核查是否存在违规异地办案、趋利性执法司法、监督履职严重缺位等情形违法等问题。内部强化检务督察与案件质量评查联动,对涉及的异地执法案件进行倒查,重点检查程序合法性、目的正当性。外部加强与工商联、企业协会的联系,开展定期走访听取意见。
广开渠道,以线索公告拓宽监督维度
为破解监督线索发现难,收集渠道窄问题,以“开门纳谏、精准监督”为导向,通过发布线索收集公告,明确征集线索范围、举报方式,搭建多元反馈平台,推动专项监督从“被动受理”向“主动征集”转变,实现线索数量、办理质效、社会反响“三提升”。
数字赋能,以“智慧检察”破解监督难题
针对实践中常见的“刑事立案后长期未结、未撤”问题,传统监督手段存在线索发现难等问题,深度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挂案识别模型”,向公安机关发出《协查函》,预通过抓取“立案时间超过2年”“强制措施超期”“无实质侦查进展”等数据标签,自动筛查异常案件,推动数字赋能监督发挥更大效应。
来源:酒泉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