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秦失其鹿,天下共逐。然首发难者,非六国贵胄,乃阳城戍卒陈胜、吴广也。二人以瓮牖绳枢之子,振臂大泽,裂帛天下,虽身死乱军,然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呼,实开千年变局。今考其迹,参稽旧史,述其成败,以明首义之艰、民力之伟。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少佣耕于阡陌。尝辍耕垄上,怅然谓同伴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胜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性宽仁,善抚众。与胜同里,常共议天下事。时秦法苛暴,戍役繁重,二人相谓:“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胜、广皆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秦法:“失期,法皆斩。”胜与广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乃行卜,卜者知其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胜、广喜,遂置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戍卒买鱼烹食,得书,怪之。
又令广夜篝火,作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胜。
胜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众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袒右为号,称大楚。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胜乃立为张楚王,都陈。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胜。
武臣自立为赵王,韩广称燕王,周市立魏咎为魏王。沛人刘邦起于丰,项梁、项羽举兵会稽。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然胜既王,渐忘本初。尝有故人叩宫门呼“涉”,左右欲缚之,胜乃召见,载与俱归。客出入愈益发舒,言胜故情。或言:“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胜斩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胜者。
秦遣章邯赦骊山刑徒,击楚军。胜遣周文西击秦,至戏水,军数十万。然章邯夜袭,楚军溃,周文自刭。邯乘胜东进,围胜于陈。
胜御车者庄贾,见势危,阴通秦军。腊月,胜出汝阴,至下城父,贾刺杀胜以降秦。张楚遂亡,时距首义仅六月。
初,吴广围荥阳,久不下。部将田臧矫王令诛广,献其首于胜。胜赐田臧楚令尹印,以为上将,然终为章邯所破。
胜虽死,其将吕臣率苍头军复陈,杀庄贾,葬胜于砀,谥曰隐王。刘邦称帝后,置守冢三十家,至今血食不绝。
妮妮曰:
观陈胜吴广之事,可析为四:
一曰首难之功——戍卒一呼,天下瓦解,较之汤武革命,更显民力;
二曰策略之失——诈称扶苏项燕,未能自立旗帜,终失道统;
三曰骄矜之祸——诛戮故旧,众叛亲离,岂独庄贾之罪?
四曰薪火之传——身虽殒灭,然“王侯无种”之声响彻千年,后世洪杨、李闯皆踵其迹。
贾谊《过秦论》云:“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然秦法苛暴,自掘坟墓;陈吴揭竿,实承天意。后世读史者,当知民心如水,载舟覆舟之理矣!
赞曰:
瓮牖绳枢子,
垄上怀鸿志。
鱼书动戍卒,
狐鸣惊秦帜。
陈城王气短,
下父车夫弑。
虽无汤武业,
首义开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