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符合史实的前提下,部分场景进行了文学化演绎 ,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阮籍画像
大家好,我是那些年。
今天咱们聊一个活得比谁都洒脱、死得比谁都干净的魏晋大佬——阮籍。
说到魏晋,脑子里蹦出来的画面,大概就是一群穿着飘飘白衣的人,在竹林里喝酒、弹琴、长啸,一边喝一边说着天上地下、道可道非常道的玄事。
没错,今天主角就是这帮竹林七贤里,最"放飞自我"的那位。
阮籍,字嗣宗。
长得好看,气质狂放,说话做事一言难尽。
别人修德讲礼,他觉得碍事;别人勾心斗角,他一杯酒泼过去,不带搭理的。
小时候,阮籍也是个有志气的少年。
曾经梦想着辅佐明主,匡扶天下。
可惜,天不遂人愿。
那是个乱世,有才能的人不是被杀就是被害,想干事?等着丢命吧。
阮籍看清了这一切,索性躲进了酒杯里。
泡在酒缸里的阮籍
成天喝得醉醺醺,哪怕有人来求他办事,甚至会一口气喝个个把月,喝到人家连提亲的心思都凉凉。
提亲者谁?权臣司马昭也。
司马昭想给自己儿子司马炎找个媳妇,其实是接亲于阮家,拉拢阮籍,结果阮籍一听风声,立马开怀畅饮,两个月不醒。
司马昭见状,也只好打消了念头,你就说这推脱高不高明?
钟会,这个老阴人,几次想套阮籍的话,好借题发挥整整他,结果每次来找,他都喝得东倒西歪,南北都分不清,哇哇直吐,恶心的钟会也只能气哄哄地走人。
有一次,司马昭还想重用阮籍,给了他个东平相的职位。
阮籍骑着驴到了东平,一看,衙门气派得很。
皱皱眉,干脆把围墙推了,法规精简得能用一张纸写完。
十天不到,喝足了,拍拍屁股走人了,连告别都懒得打。
阮籍头也不回的离开
你以为他真是不管事?错了。
阮籍心里门儿清,他知道自己一旦认真,就会陷进去,既然不想做朝廷的傀儡,那就只能以醉为盾,以狂为刃。
阮籍不是真糊涂,他一肚子的道理,只是从不轻易拿出来显摆。
有一次,有人谈到一桩弑母的惨案。
阮籍一听,叹了口气说:"杀父还情有可原,杀母就禽兽不如了。"
众人一片哗然,司马昭也皱眉:"杀父是大罪啊,你怎么能这么说?"
阮籍淡淡一笑:"禽兽知道有母,不知道有父。杀父是禽兽,杀母,连畜生都不如。"
一席话,说得众人心服口服。
说到底,阮籍表面疯癫,骨子里比谁都清醒。
他还干过一件特别逗的事:听说步兵营里有个厨师,手艺好,酒酿得也香。阮籍一乐,立马申请去当步兵校尉。上任之后什么也不干,三百斛酒一喝干,拍拍屁股,又辞官走人。
你看这操作,表面荒唐,实则潇洒得令人艳羡。
潇洒得令人艳羡的生活
更绝的是,司马昭要称晋公,大家求阮籍写劝进表。
阮籍喝得不省人事,趴在桌上,手指在案上划拉几下,叫人誊抄下来。
奇迹般地,一字不改,竟然成了一篇标准的劝进文。
这叫天才,还是叫不屑?你细品。
当然了,阮籍也不是无情无义的人。
他的孝心,可比谁都重。
母亲去世那天,阮籍正在下围棋。
噩耗传来,旁人都停手了,他却说:"下完这一局。"
棋盘落定,他仰头连饮两斗酒,然后伏地痛哭,哇地一声吐出好几升血。
下葬那天,他咬牙吃了一块蒸猪腿,又灌了两斗酒,才强撑着向母亲告别。
哭得撕心裂肺,差点哭死过去。
他那种悲伤,不在形式,而在真心。比那些假惺惺披麻戴孝的人,干净多了。
对那些拘泥礼教的人,阮籍从不掩饰自己的不屑。
他有个标志性动作:翻白眼。
哪个老古董上门,他就一副白眼翻到天上去的架势。
嵇喜来吊丧,被他当场翻白眼气走。
嵇康听说了,怕哥哥吃亏,专门带着好酒好琴上门。
嵇康来了有好酒
阮籍一看,黑眼珠一转,满面笑容地迎了进去。
朋友,是心里认的,不是穿着礼服来的。
有一次,邻居家一个年轻媳妇卖酒,阮籍喝着喝着,一醉躺倒在人家旁边。
旁人怕有闲话,妇人丈夫却看了半天,笑笑:"没事。"
为什么?因为阮籍心底干净,行得端,坐得正。
又有一次,一个军人家女儿未婚早逝。
阮籍素不相识,却跑去哭得死去活来。旁人觉得奇怪,阮籍却一副云淡风轻:世上真情,不必非要有关系。
更让人动容的是,他经常一个人驾着小车,走到尽头,面对无边旷野,仰天大哭而返。
那种哭,不是矫情,是对天地苍茫、人生无常的深刻痛感。
有一次,他游历到楚汉旧地,站在残破的战场上,叹了口气说:"那个时代,没出真正的英雄,不然怎么轮得到刘邦这种小人称霸?"
多少年过去,他依然把人心看得透透的。
阮籍五十四岁时病死。
他的儿子阮浑,也有点放达作派。阮籍临终前劝他说:"你堂兄阮咸已经够放了,你还是收敛点吧。"
一辈子浪到极致,到头来也知道收一收。这,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
浪到极致,潇洒一生
总结一句话:
阮籍,不是为了叛逆而叛逆。
他是看穿了世道,看透了人性,才选择用疯狂和放达,保住了一颗清醒干净的灵魂。
不肯跪拜,不肯同流,不肯用谎言装饰自己的人生。
他活成了一个传奇。
千百年后,读到阮籍,你会发现:自由从来不是放纵,而是心中有光,行走无碍。
好,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
参考资料:
《晋书·阮籍传》
《世说新语》
《资治通鉴·魏纪》
《汉魏南北朝史籍选编》
汤一介.魏晋玄学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