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旭盯着篮筐的眼神没变。可那个能从三人头顶摘板的身影慢了。90年出生的他本可接手家族生意。
葫芦岛体校教练一眼相中13岁的高个少年。03年踏入辽篮青训队时他没料到会成篮板痴汉。每场必冲油漆区的执念让他前场篮板数CBA第一。
队友空位投篮时他总比对手先启动。这习惯曾让教练皱眉也成就了防守神话。
2016年跟腱断裂躺在病床上。
易建联康复用了半年他偏要225天归队。复出那晚他摸了摸球衣号码直接跳上赛场。
膝盖缠着三层护具却还能扛住胡金秋冲击。23赛季半决赛辽篮落后时他拖着伤腿卡位。关键篮板砸在指尖他咬着牙勾进篮筐。
场下他是会推开抽筋队友补一脚的老大哥。
张镇麟扣篮失败时他凑过去说"下次砸他们脸上"。
这样的铁人也有状态滑铁卢。对阵广厦时近在咫尺的抛投连续偏出。
汗水滴在地板上他盯着篮筐沉默很久。郭艾伦离队后更衣室角落的更衣柜空了。
他拍了拍韩德君的肩膀没说退役的事。
场边广告牌闪过他新岗位的照片。
2025年的球星见面会上他成了CBA推荐官。手把手教小球员卡位时腰间护具硌得生疼。
有人问亿万身家为何还守着训练场。他指了指球衣上的辽宁队标没接话。
搁谁谁不迷糊放着舒坦日子不过。但看他给年轻球员讲战术的认真劲。你就懂有些东西比财富更难割舍。
我个人认为这种坚守才是队魂的分量。
当00后球员开始叫他"旭哥"时。
辽篮的内线传承突然有了沉甸甸的质感。只是总决赛的奖杯还没到手。
他的球鞋胶带还缠着未褪的血迹。那些被他带大的年轻球员能接过担子吗。没人知道答案但每场比赛他仍第一个到。
观众席有人举着"看一场少一场"的灯牌。
镜头扫过他眼角的皱纹和不变的22号。CBA历史会记住这个不要退路的篮板痴汉。
当热爱成了信仰退役从来不是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