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5月11日,根据国内相关媒体透露,在接下来的两场总决赛G3和G4当中,具体的裁判阵容是这样的:

G3:均为外籍裁判员。

分别是来自于:土耳其、泰国和印尼。

G4:暂时还未确定具体裁判的人选,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中方裁判员将会回归。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广大球迷的热议。

首先,对于总决赛如此严肃和重要的比赛,应该来说,关于裁判的阵容是应该早就固定的,这里可以不用提前固定具体执裁的人选,但是,所谓的模式是可以固定下来的。

比如,7场总决赛,在有必要全部都打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都固定位外籍裁判。

因为,他们的整体业务能力和控场能力,确实是比中方裁判员要出色的多。



正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他们吹罚的比赛,无论是谁赢谁输,赛后球迷们都觉得是可以接受的,毕竟,确实他们是做到了自己该做的,而且还相当公平和公正。

所以,在比赛的赛后,大家讨论的都是纯粹的比赛内容。

比如,每个运动员的临场发挥,还有两队战术体系的分解以及双方主教练之间的斗智斗勇等等。

真可谓是:一片朗朗。



客观地说,真的是好久没有看到这么和谐的CBA比赛了。

归根结底,这些都是这些高水平的外籍裁判员带来的。

再有一点,这些外籍裁判员都是来自于亚洲篮联国际篮联,对于FIBA的规则可谓是了如指掌,由他们吹罚的比赛,简直就是“翻版”的国际比赛。

这其实对于咱们的球员是非常好的一次体验。

因为,在场上的时候,那些此前比赛当中养成的不符合比赛标准的动作,在这里都会得到及时的提醒。

大家能够明白在真正的FIBA比赛当中,到底哪些动作是被允许的,哪些动作是不被允许的。



这比等到了真正的国际大赛当中才被告知,要好多得多。

所以,真要是为了本土球员的发展更好,就应该一直坚持使用这些外籍裁判员。

甚至,有一些表现特别出色的,还可以就让他多出勤一些场次。

这不光是可以让咱们的球员跟着一起学习,包括对于土的这些裁判员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所以,真的就没有必要再使用中方的裁判员了。

在G2的时候,包括接下来的G4要继续使用中方的裁判员,有的球迷就分析了,这就是非常典型的CBA“小心思”。



说白了,单数轮次的比赛双方随便打,但是等到双数轮次的比赛时,中方的裁判员就会回归了,然后,尽最大的可能去帮助此前大比分落后的一方。

等到这场比赛打完,让双方的大比分继续处于一样的状态。

这样一来,这轮总决赛就能够一直打下去,甚至是有可能出现“抢7”。

至于到底是不是这样的想法,只能说,有G2的前车之鉴加上接下来G3和G4的两场比赛裁判阵容模式,很难让大家不这么猜想。

对此,很多球迷说话了:如果说真的是为了整个联赛的推广和包装来说,有一些这样的行为也不是多么不能被理解的事情。



但是,还是应该做再高级一些。

说的直白一些,可以让整个总决赛结束之后,大家才慢慢的缓过味来,而不是还没开始大家就已经猜出来了。

当然,这主要也是因为在整个做法上过于“拙劣”和“强烈”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