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的伊金霍洛旗,七抹亮色勾勒出青春的滚烫模样:急诊室的白、路口的藏蓝、街巷的警蓝、烈焰中的火焰蓝、田间的古铜色、社区的卡其色,还有景区里流转的民族彩裳。这些色彩是制服,更是扎根热土的青春勋章。

生命的守护者


清晨6点,伊金霍洛旗妇幼保健院儿科护士李娜的白大褂已沾着消毒水味。她口袋里的暖宝宝从不离身——那是为给术后患者焐热输液管准备的。她说:“夜班时看过无数次日出,但最难忘的是患者康复时的笑脸。”

“双蓝”守护十字路口


伊金霍洛旗交管大队民警李军的藏蓝制服在车流中笔直立定,如雕塑般屹立在穿梭的车流中,手势坚定地指引着每一个方向。伊金霍洛旗公安局刑警大队王伟华熬夜看监控疲惫的双眼熬得通红却依然紧锁在屏幕前,像两盏永不熄灭的探案灯塔。他们说:“日夜坚守护平安,风雨无阻保畅通,您的安全我担当!”

逆行者的底色


伊金霍洛旗怡康街政府专职消防队消防站内,消防员何伟正的火焰蓝后背印着醒目的编号。火场外,浓烟翻滚,他说:“最怕听到‘来不及’,但穿上这身蓝,就只剩‘向前冲’的本能。”

泥土里的青春


札萨克镇黄陶勒盖村第一书记高建帮老乡卖出豆芽菜时,觉得比任何勋章都“亮眼”。古铜色的脸庞晒出了 “土地的印记”,却让村里的产业蓝图一点点清晰——新建的蔬菜大棚在晨光中泛着银光,直播间里的农货链接点开了村外的市场。他说:“田间地头开直播,乡音土货暖心窝。青春化作金纽带,山野好味飞出坡。”

分类出的文明社区


在伊金霍洛旗垃圾分类站,90后分拣员曹俊琦身着卡其色工装在处理分类垃圾。她蹲守在垃圾分类收集点分拣厨余垃圾。她说:“手上的异味是‘绿色生活勋章’。”

流动的文化名片


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里,舞蹈演员胡越的演出服融入了草原的流动线条和自然色彩。她们出演的《凤鸣九曲》特别地引人注目,她说:“穿上这身衣裳,就想让游客看见草原文化的心跳。”

这些制服下的年轻人,用白色守护生命、双蓝筑牢平安、火焰蓝逆火而行、古铜色深耕希望、卡其色扮靓文明、彩裳传递文化。他们的青春不在滤镜里,而在急诊室的奔跑、街巷的巡逻、火场的浓烟、田间的脚印、分拣的汗水和舞台的光影里。

这就是新时代青年的担当底色

有颜值更有热血

有理想更有行动

让青春在伊金霍洛旗的每寸土地上闪光


丨来源:伊金霍洛旗融媒体中心(赵瑞 暴志鹏 吴昊杰 王紫萱)

丨责编:王紫萱 丨校对:陈思雨

丨审核:朱肸 张金玲

伊金霍洛发布长期面向社会征集稿件,请读者朋友们积极投稿。邮箱:3248054815@qq.com。本信息图文仅为公益宣传,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大美绿城•公益资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