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源/华尔街见闻

北京君正2025年一季报和2024年业绩,难言乐观。

虽然今年一季度北京君正营收同比增长5.28%,结束了连续九个季度(2023年一季度至2024年四季度)的同比下滑态势,但净利润同比增幅下滑15.30%,却已是持续十个季度(2022年四季度至今年一季度)。

北京君正2020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作价72亿元收购北京矽成半导体有限公司全部股权,业绩对赌期为2019-2021年。此后自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至2024年,北京君正净利润同比持续下滑。

今年一季度,北京君正主营收入10.6亿元,同比上升5.28%;归母净利润7390.5万元,同比下降15.30%;扣非净利润6634.79万元,同比下降18.83%,销售毛利率36.4%,同比微降1.05个百分点;净利润率6.95%,同比下滑1.71%。

2024年年报显示,北京君正营业总收入42.13亿元,同比下降7.03%;归母净利润3.66亿元,同比下降31.84%;扣非净利润3.12亿元,同比下降36.52%;净利润率8.65%,同比下降2.73个百分点;毛利率36.73%,同比微降0.37%。

从单季度数据来看,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总收入10.11亿元,同比下降8.97%;归母净利润6178.18万元,同比下降63.41%;扣非净利润3.12亿元,同比下滑36.52%。

这些财务数据显示,北京君正盈利能力仍在继续减弱。

北京君正主营存储芯片、计算芯片、模拟与互联芯片,在嵌入式CPU、视频编解码、影像信号处理、神经网络处理器、AI算法、高性能存储、模拟、互联、车规级芯片等方向加大研发投入。

简单来说,北京君正的各类芯片主要面向两块市场:智能硬件、智能安防、泛视频等消费类市场;还有一块是汽车电子、工业制造、医疗设备、通讯设备等行业市场;其推行“计算+存储+模拟”的产品战略和“内循环+外循环”的市场战略。

北京君正三类芯片面对的竞对结构:存储芯片,竞对包括英飞凌、华邦、美光、三星、海力士等;计算芯片,包括联咏科技、国科微、星宸科技、富瀚微等竞对;模拟与互联芯片,面临TI(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英飞凌、迈来芯、高通等对手。

存储芯片是北京君正第一大营收来源(占营收比61.47%),计算芯片紧随其后为第二大收入来源(占比25.88%),排名最末的产品是模拟与互联芯片(占比11.19%),毛利率排名:最高的是模拟与互联芯片(49.16%)、存储芯片(34.55%)和计算芯片(33.02%)。其中,毛利率最高的模拟与互联芯片,占营收比最小。


据2024年年报显示,这块业务实现营收25.89亿元,同比下滑11.06%;毛利率34.55%,同比下降1.93%。

存储芯片在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6.63亿元,环比增长9.90%,同比增长3.44%,主要受益于汽车和工业等行业市场复苏。

计算芯片是该公司第二大收入产品板块:2024年实现10.90亿元收入,同比微降1.65%;毛利率33.02%,同比提升5.06个百分点。

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70亿元,环比下降2.65%,同比增长12.41%主要是计算芯片面向的安防监控市场处于传统淡季期间。

北京君正第三块业务是模拟与互联芯片,2024年营收4.72亿元,同比增长15.31%;毛利率49.61%,同比下降1.73%;今年一季度收入1.19亿元,环比下降3.99%,同比增长12.30%。


图片说明:2025Q1北京君正产品结构营收和同比增幅

但北京君正一季报显示了典型的“增收不增利”,当期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双双下滑,延续了2023年一季度以来的盈利下滑趋势。

2024年,北京君正毛利率出现同比下滑,主因是全球晶圆代工价格2024年同比上涨8%,消费级芯片成本传导能力受限;车规级芯片研发投入激增,2024年研发费用 6.2亿元,同比增长15%,但高毛利产品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另外,今年一季度,北京君正营业总成本为9.71亿元,同比增加6.99%,比当季营收增速高1.71个百分点。其中,营业成本6.74亿元,同比增加7.04%,同样超过同期营收增速。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君正业绩难言靓丽,但今年一季度,该公司仍在推进股票激励计划(限制性),故而导致管理费用同比增加34.07%至5776.13万元,形成对当季净利润的重压。

好消息是,在盈利承压的背景下,北京君正财务健康度维持行业高位。

2025年一季度末,北京君正负债率仅6.29%,较2024年末的7.12%进一步下降,显著低于同期半导体行业平均负债率32.7%(数据来源:Wind)。

低负债结构带来财务费用优势,今年一季度财务费用- 1940.15万元,主要源于存款利息收入及汇兑收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5亿元,同比增加388.33%,货币资金32.61亿元,显示账面资金充裕。

但就核心业务来说,北京君正短期压力将得以持续:比如面向AI应用的3D DRAM产品,很多券商研报认为这块业务是北京君正未来盈利的主力,但目前这类产品还在研发阶段,北京君正称争取今年能向客户提供样品,但具体进度取决于实际研发进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