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轨道交通网络仿佛是“由车轮串联的城市艺术馆”,步履匆匆的学生族、上班族,常会在此与艺术作品不期而遇。“五一”假期,搭乘地铁的市民游客不妨放慢脚步,慢慢欣赏这些藏在地铁站里的“小确幸”。
你了解静安的前世今生吗?12号线南京西路站的“从张园到愚园——从历史物件看百年静安”特展,向往来乘客讲述了一条南京西路串联起的记忆故事。展览遴选了8件历史物件,串联起张园到愚园之间八大地标故事,感受静安从旧时烟火到今日风尚的人文魅力,唤醒藏在记忆深处的城市温度。
这八件历史物件分别是1904年的张园明信片、上世纪70年代凯司令西点房蛋糕盒纸垫、美琪大戏院老戏单、上海工业展览会的小手册、上海电车公司发行的老股票、百乐门舞厅明信片、《上海的光辉革命史迹图集》和1900年代的愚园明信片。
记者看到,不少好奇的市民驻足停留在老物件照片前静静欣赏,透过这些老物件,“老上海”们也可以在今天的南京西路上寻到时光的痕迹,唤醒心中对上海的温暖记忆。在一张1900年代的愚园明信片前,一位市民正认真阅读着关于愚园和愚园路的介绍。“一直在书中读到愚园,很好奇它的规模和样式。今天这张明信片终于让我看到了它曾经的样子,有意思,很满足。”
由书香上海、ip shanghai、思南读书会、光启书局与上海地铁共同发起的“在地铁上,读一本好书——(春日限定)每本书都是你的快乐花园”于近日上线。这是一场可阅读、有香气的春日限定活动,当走过一大会址·新天地站橱窗时,阅读氛围悄然而至。
“读一本好书”活动邀请了作家、媒体人、主播、编辑、大学教授、上海地铁员工等来自各行业的代表推荐了9本好书,可以在一大会址·新天地站的橱窗和位于交通大学站、陕西南路站、上海南站站、静安寺站等9个车站看到图书推荐和金句摘录。这9本好书分别是:
1、 《我的母亲做保洁》(张小满)
2、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特好笑吗?》(刘旸)
3、 《城市运转的秘密:水、电、互联网背后的故事》([美]丹·诺特)
4、 《以毒为药:古代中国的医疗、文化与政治》(刘焱)
5、 《老周望野眼:穿街走巷中的城市史》(周力)
6、 《最后一棵树》(薛舒)
7、 《为国铸盾:中国原子弹之路》(荣正通)
8、 《ai时代:弯道超车新思维》(李尚龙)
9、 《亲爱的读者》([英]凯西·伦岑布林克)。
在前三季的基础上,光启书局还为推荐书单增加了“试读”环节,市民乘客可以通过主题灯箱上的试读二维码阅读部分推荐书目的选段,刚在“世界读书日”荣获“2024年度中国好书”的《我的母亲做保洁》也在试读书目中。
西藏南路站近日为配合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贝聿铭:人生如建筑”上海站展览进行了氛围更新,灰色系三棱底纹的墙纸点缀了西藏南路站站厅和2号口出入口。“人生如建筑,而建筑是生活的镜子”,从大师的语录中感受其精神世界,一起走进贝聿铭(i. m. pei,1917–2019)在中国内地的首个全面回顾展。
值得一提的是,2号出入口是距离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最近的地铁出入口,也是继2018年双年展后,当代馆与上海地铁再次合作打造西藏南路站主题车站,用艺术串联地铁站和博物馆。
来源 | 新民晚报
作者 | 任天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