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珠海的一处船坞内,一艘形似“深海猎手”的无人艇缓缓入水。这艘名为“蓝鲸号”的装备,不单纯是全球首艘高速可潜无人艇,更是全球首艘水面水下两用无人艇。可以说,将成为中国未来海战的颠覆性力量,直接改变战争模式。

根据《科技日报》的消息显示,“蓝鲸号”的研发,算是由一支“联合部队”完成,集结了我国多家科研机构团队。全船全长11米,排水量12吨,水面航速最高达40节,换算一下大概74公里每小时。相比传统舰艇的机动能力,可以用在水上“飞”来形容。而这款无人艇最大的亮点,就像我们刚开始说的,是“可潜可浮”的复合设计。既能像高速快艇一样在水面疾驰,又可下潜数十米深度航行,甚至能在水下静态悬浮超过一个月,随时响应指令。战术价值、战略价值拉满。


“央视”的一份报道中还提到,“蓝鲸号”无人艇搭载探空火箭、多类型传感器及小型无人设备,可在台风来临前潜入水下避险,并借机采集台风中心气象数据。应用场景可以覆盖海洋科研与国防领域,包括水下地形测绘、管线巡检、水质监测等,数据可实时回传控制中心等等。当然了,目前“蓝鲸号”还处于测试阶段,先室内测试,然后进行海试。按研究人员的说法,如果一切顺利,可能会在2026年投入使用。

说实话,中国人这次真的是在海上干了一件大事,效果非常的吓人。就像我们刚才说的,“蓝鲸号”战术价值、战略价值拉满。水面水下两用,意味着可以从水下发起攻击或执行侦察任务,显著提升生存率。而一旦装备武器系统,水面的高速机动力,代表着极强的突袭能力和穿插能力。结合特殊场景和情况,水面水下两用,完全可以实现“神出鬼没”的效果。


从战略上来说,南海、台海等敏感海域的常态化巡逻需求日益迫切。“蓝鲸号”可执行长时间潜伏任务,实时监控水下通信电缆、油气管道,甚至追踪他国潜艇活动。“蓝鲸号”的技术突破,为我国维护海洋权益提供了智慧高效的工具。“神出鬼没”的效果,更能在广袤海洋上形成极大的战略威慑。

事实上,不论是俄乌战场,还是红海战场,低成本无人装备正重塑战争形态。而“蓝鲸号”通过模块化设计,未来可适配导弹、水雷等武器,以“蜂群战术”对敌方高价值目标实施饱和打击。这种“以小搏大”的逻辑,刚好适配中国强大的工业能力和物流效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