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馍王
编辑/闫如意
“青年是人类的春天”。
这句出自郭沫若之口的名言,精准描述了青年在人生中的位置。如果春天是一种人生状态,那生机勃勃、无限冲劲和好奇心,正是青年洗不掉的底色。
自古以来,青年就是整个社会面貌的“晴雨表”。
他们的状态和想法被外界持续关注的同时,评判和质疑的声音也裹挟在每一代青年身边:80后被称为传统观念与个体价值的“矛盾体”;90后被贴上佛系躺平的“废掉一代”标签;00后被说成精神博爱但逃避现实风险的“胆小鬼”……
这些尖锐消极的“评语”,或许对每一位曾经是青年的朋友们仍然历历在目。
〓青年的底色是拼搏、冲劲和好奇心
如果说15岁进入青年阶段,那16-25岁应该是新晋的青年们,他们有着区别于其他人群的青春、勇敢与拼劲儿,更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消费市场增长的活跃力量。
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凤凰WEEKLY携手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与“新晋青年”们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
抛去所有外界成见,撕掉所有标签,透过“新晋青年”自己的视角,去见证他们的生活,去了解他们是如何看待“青年”的内核,“青年”到底意味着什么。
活跃、冲劲和好奇心
是青年探索世界的“杀手锏”
“你觉得自己是青年吗?”
冷不丁被问到这个问题的小罗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我绝对是啊!
21岁的小罗是某211大学的在校生,同时也是一个在全网拥有十万多粉丝的“打零工”博主:在不耽误上课的前提下,他早上做登山陪练,下午去咖啡馆打工或者给初中生补习语文,晚上为电子书平台做听书配音。被小罗紧锣密鼓的生活狠狠震撼的网友觉得,他的精力就像一个“无底洞”。别人做一件事情就累得够呛,他可以多件连着做上一整天。
在接受凤凰WEEKLY记者采访时,小罗把自己的能量归功到“年轻”上面。他说:“年轻就是要充满拼劲儿嘛,每天起床自动就是满电状态。”
小罗打工的最终目标,是在今年冬天之前攒够去冰岛旅游的资金,按目前的进展,应该能顺利完成。问起他想去冰岛的原因,小罗这样答道:“我对这个世界是充满好奇和热情的,冰岛只是第一站。”
“青年,就应该多出去闯”。
〓出去旅行,是青年拼搏的主要动力之一
没错,像小罗这样的“新晋青年”就是这样认为的,他们认为:年轻就是我们最大的资本。
在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的调研中,半数受访青年认为14-28岁的年轻人是青年,还有28.7%的人主张“青年不应该被年龄限制,只要心态保持年轻,就都是青年”。
不过,这群“新晋青年”对自己正值“花样年华”心知肚明,对自己强健的身体和丰沛的精力也充满自信。
调研显示,90%以上的受访青年都觉得“即使不考虑年龄,自己的状态也符合青年的标准”。并且,还有46.8%的受访者认为,年轻的身体和健康的体魄是衡量一个人是不是“青年”的标准之一。这也是时下正被他们紧紧抓在手中的东西。
〓当代年轻人,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
“活跃的思维,对任何问题都能快速地思考和反应”“对人对事,葆有积极了解的好奇心和热情”以及“敢想敢拼,有一股子用不完的冲劲儿”是青年最鲜明的底色和底气。反观在描述自身精神状态的时候,只有不到两成的青年认为自己比较“躺平”。
和大众对青年的认知相同,青年总体上保持着昂扬向上的精神底色,充满激情的活力青年、努力向上的有志青年、敢闯敢拼的铁头青年、永不服输的热血青年是受更多人认同的青年形象。值得注意的是,“新晋青年”们认为,“对人和对事的责任感”是自己最突出的特质之一,这和以往乐于“挥斥方遒”的激昂青年们最为不同。
这届“新晋青年”早早就把“靠谱”这个特质扛在自己身上。
曾担任《南方周末》《新京报》等数十家影响力媒体专栏作家、首届中国新锐媒体评论大奖金奖获得者叶匡政在接受凤凰WEEKLY采访时说:这届青年,总体是更加独立,更加敢闯,也是更加“机灵”的。
跟过去的青年相比,像小罗这样的“新晋青年”有更多知识储备和更高的眼界,他们可能说得更少、做得更多。因为这种“沉默”的表象就给青年贴上“躺平不上进”的标签,是非常偏颇的做法。
在他个人看来,如今年轻人更倾向于“闷声干大事”:在达成目标之前韬光养晦,不让任何外物干扰自己的行动,才能在冲过终点线的一刹那,一鸣惊人。
“成熟”的新晋青年
多元探索对抗压力、重构生活秩序
上个月刚满22岁的李珞从小就觉得,自己是个特别“不容易上头”的女生。
不管在生活中受到冒犯,还是工作中遇到挫折,她都会先检讨自己的做法,再去分析别人的问题,就连平时被木讷男朋友气到半死的时候,也会先“复盘”一遍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没解释清楚。
能“讲理”就不“动武”,是李珞一直以来的行为准则。
李珞的父母经常担心这种过分“理智”的性格,会让孩子在社交和工作场合中受委屈。在他们的传统观念里,“整顿职场”“教你做人”这样气血方刚的做派,才更像是青年阶段应有的代名词。女儿这样沉稳的性格,是否会让她在同龄人中间,显得格格不入?
〓青年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不顺
而事实上,像李珞这样的人,在青年群体里并非少数。“新晋青年”群体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情绪稳定和冷静,无论是工作问题,还是处理情感问题,他们都可能是最为“少年老成”的一届青年
在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的调研中,面对工作中的不顺利,57.8%的“新晋青年”能够“保持情绪稳定,冷静分析原因,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与朋友发生矛盾时,34.5%的“新晋青年”倾向“先分开冷静,等情绪平复后再好好交流”,还有17.4%认为“大家都是成熟的人,有不愉快会彼此自己消化”。
叶匡政在采访中表示,“当今的青年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其实是把‘尊重’放在第一位的。他们已经看过更大的世界,他们明白世间的评价标准也好,人和人的志向也好,都是不同的,所以他们更能包容各种做法、看法。这届青年的精神内核很稳定,我个人觉得,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那会儿的年轻人要成熟很多。”
〓青年早早担起了各种社会责任
然而,“新晋青年”这种稳定的精神内核,很多时候会让人忽视他们身上的“压力”。
调研显示,他们有对未来不可预知的迷茫,有想要学习更多知识技能的焦虑,也有住房成本及日常消费上的压力,还有加班熬夜带来睡眠不足的苦恼。
叶匡政说,像小罗和李珞这样对长辈“报喜不报忧”,其实是历代青年的共性。当他们发现吐露自己的烦恼不仅得不到解决,反而会增添烦恼时,他们就会主动去隐瞒。这是青年群体感情处理成熟的体现,但也让其他人觉得他们“活得太轻松”。
一位社会学者在接受凤凰WEEKLY采访时同样表示,这届青年和长辈之间存在“代际知识断裂”,这种断裂如鸿沟一样增加着理解与共识的成本,也让年轻人的压力容易被长辈所误读或者忽视。显然,“新晋青年”在生活中风轻云淡的背后,早已习惯了和无处不在的压力共处。
一边承受各种压力,一边认真生活,是“新晋青年”群体的常态。有人向往“诗和远方”,追求在向外探索间自由游走;有人热衷于运动健身,重新唤醒身体活力;有人晚上熬夜,白天泡枸杞,在自相矛盾的行为中完成养生自救……“新晋青年”们正在用户外探索、运动健身等诸多方式对抗压力,重构生活秩序。
小K就是典型代表。初入职场的她每天全妆出勤,下班后准时出现在健身房,是所有朋友和同事眼中的“超高能量人群”。她说,运动和户外探索,就是保持“青年状态”的最佳方案。
〓热爱探险的当代青年
在年初买下大疆的最新款运动相机之后,她的“极限运动”套装终于集齐了。秋天在甘青线骑行看油菜花海,冬天去北海道泡温泉滑雪。这个五一假期,她打算在雨季来临前去马尔代夫看“魔鬼鱼”。小K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工作和休息的良性循环,只有不断探索世界,才能让坐在办公室里的时间变得更有意义。
不过,即使是小K这样的“铁人”,也有因为压力过大而“断电”的时候。
偶尔加班到深夜的时候,她必须要点一杯奶茶来给自己的情绪“回血”。如果熬夜的负罪感太强,小K就会抓一把枸杞,撒在奶茶里面泡开,营造出一种“我很养生”的假象。
小K认为,生活的秩序就是“张弛有度”,但对于“青年”来说,张和弛都可以更“激烈一些”。毕竟,年轻正是她们最大的资本。
又“挥霍”又理性
“新晋青年”们更愿意为什么买单?
在社会印象中,“新晋青年”找不到工作、消费降级的新闻好像层出不穷,“穷”和“懒”的标签,往往被贴在他们身上。
然而,“新晋青年”在积极寻找应对压力方法的过程中,将这种探索从生活延续到了消费市场中,这也形成了一股正在崛起的新晋青年消费力量。
来自京东的消费数据,把年轻人又穷又懒的“谣言”打破了:16-25岁“新晋青年”的消费金额占比从2021年的5.4%,跃升至2024年的11.8%,复合增长率44%,成为驱动消费市场增长的核心力量。
在具体消费品类中,“新晋青年”的消费类别,呈现一种“专业化”和“悦己化”并重的趋势。
3C数码产品,是“新晋青年”最为热衷的品类。
手机通讯、数码品类在三年内消费金额占比提升了4.7个百分点。游戏设备、影音娱乐设备、摄影器材总是能轻松打进他们的市场。
〓数码产品是最受青年欢迎的品类
京东游戏设备采销李梓对凤凰WEEKLY说,在《黑神话:悟空》游戏爆火之后,新晋青年玩家们越来越青睐国产游戏内容和游戏装备。联想拯救者游戏掌机、飞智游戏手柄等兼具高性能、高科技、高设计感的产品越来越受青年群体追捧。
“相机”的流行趋势又稍显不同。既能给足技术上的可玩性,又能在颜值或者IP联名上追求情感价值的“全能选手”,成了最受欢迎的产品:便携Vlog相机、复古胶片风相机、小型大疆无人机等都是这个领域里的高手。对于这类产品,京东相机采销韩栋将他们总结为“兴趣工具+社交符号”的结合体。
除了3C数码之外,运动户外也是新晋青年青睐的品类。
根据京东的调查数据,61%的新晋青年选择每周至少健身1次,用运动缓解焦虑心情成为他们坚持的主要动力。
随着运动普及加深,“新晋青年”对运动专业度的要求,也比以往更加严格。智能穿戴设备、专业运动服饰是选择较多的运动装备。京东智能穿戴采销蒋奇表示,“新晋青年”十分重视在运动中使用智能穿戴设备,如各类智能手表和运动手环,他们愿意为优质的体验支付相应的费用。
〓运动相关产品受到“新晋青年”追捧
从消费观来看,“新晋青年”的消费决策回归“悦己”本质,对于能缓解压力、给自己提供情绪价值的产品,他们从不手软,有自己的消费主张,倾向于购买真正能够戳中自己的东西。
00后京东“新晋青年”采销小F表示,过去的青年群体优先关注商品的实用性,倾向为“必需品”买单;而成长于市场经济繁荣期的“新晋青年”,更愿意为情绪价值、兴趣热爱和自我满足付费。他说:“就像我自己买了很多的健身器材,花了不少钱,但也实打实带来了健康的身体、愉悦的内心和充盈的精神世界。”
然而,能花钱,不意味着“新晋青年”们喜欢“乱花钱”。
在调研中,七成“新晋青年”在消费时比起品牌知名度,更关注“质价比”,追求价格和品质的平衡。
叶匡政在接受凤凰WEEKLY采访时说:无论是为自己的情绪价值消费,还是关注产品的质价比,这届年轻人在消费的时候,心里是有数的,消费品类的扩大,意味着他们在探索世界、不断试错的边界越来越大。
尾声
社会上关于青年们习惯躺平、偶尔消极、极端情绪化等负面情绪的讨论,可能永远不会停止。但是,和这些鲜活的年轻人深入交谈后,我们不难看到这届新晋年轻人,仍然有着最纯粹的青年本色:热情、勇敢、活跃、有拼劲儿。
俗话说,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在其他人还在替他们操心的时候,这帮“新晋青年”早已经对外界的声音微微一笑,然后走上了勇敢做自己的那条路,就像我们每个人当初走出了自己那条路一样。
其实,不用担心读不懂“新晋青年”。
在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某个瞬间你感觉到心中的火又燃烧起来,自己的好奇心和精神力,也在一瞬间凝聚在一件事物上,这就是那个仍住在你心里的“青年”在悄悄呼唤你呢。
注:本文中出现人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