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是我军一位曾获得红星奖章的优秀军事将领。长征中,他参与指挥抢渡乌江天险、攻克腊子口、飞夺泸定桥等关键性战役,屡建奇功。

1935年,中央军到达陕北,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陈光又参与指挥了著名的直罗镇战役。陈光1927年入党,是一个根正苗红的老革命。

早在中央苏区时,他就凭借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先后出任红12师师长、少共国际师师长、红2师师长。直罗镇战役时,他出任红四师师长,1934年年12月,他暂时代替林总出任红一军团军团长。

当时,林调任红军大学校长,陈光能接替林的位置,足见陈光的分量。半年后,出于抗战大局需要,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改编为八路军115师,115师也是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中实力最强的。



115师刚成立时,师长是林总,副师长是聂荣臻(相当于政委角色),政训处主任是罗荣桓。115师下辖343、344两个旅及独立团,343旅旅长是徐海东,344旅旅长就是陈光。

115师成立后不久,就打了一场大胜仗——闻名中外的平型关大捷,陈光也是主要指挥者之一。

平型关大捷一个月后,陈光和萧华率部取得广阳大捷,打死打伤日军千余人。正当115师的抗日局面一切向好时,1938年3月,出现了一场意外,改变了一切。

林总在一天早晨,被阎锡山的晋军开枪误伤,身负重伤,被迫离开师长之位治病休养。115师的军事指挥由谁来负责,成了头等大事。



当时115师师部前后收到了2封电报,一封是八路军总部发来的,说让陈光代替林出任代师长。一封是中央军委发来的,也是毛主席的意见,说是让罗荣桓出任代师长。

原来,林总受伤后,八路军总部的朱老总和彭老总很快就给115师发去了关怀问候,还顺便询问林总谁接替他合适?林总推荐了陈光。

依照当时的情况,林的意见也是合情合理。当时115师的情况大致如下:副师长聂荣臻“五台分兵”后,带着骑兵营、独立团前往五台山,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了。参谋长周昆去武汉开会后失踪了,344旅旅长徐海东另有任务,先是归八路军总部直管,后来又划归129师指挥。



师部也就剩下罗荣桓、萧华和陈光这几个大佬了,鉴于陈光之前战功赫赫和接替自己代理过军团长的经验,林总就推荐了陈光。

八路军总部考虑到军事斗争的复杂性,接到林的建议后,很快就发电报同意了,并迅速按照程序上报请示延安那边、武汉的军事委员会,还有第二战区的司令长官部。

巧合的是,延安方面收到八路军总部的请示报告时,任命罗荣桓出任代师长的电报已经发出。

这里面的问题出在,八路军总部没有事先与延安方面进行沟通,就将“意见”直接上报,并通知了115师师部。



最终,为了保住“八路军总部”面子,延安那边收回“任命”。就这样,陈光出任1938年3月出任115师代师长,他的旅长之位由李天佑担任。

1938年9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桥儿沟召开,会议决定要在八路军中重新实行政治委员制度,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参加会议后,很快出任115师的政委。这样,陈光主要负责军事,罗荣桓主要负责政治。

1938年底,两人奉命率115师一部分主力部队挺进山东,肩负起创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重任。他们在山东跟日伪军打了很多仗,1939年6月,日军第三十二师团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7月底,日本天皇的外甥长田敏江率一个步兵野战大队进攻根据地。、



陈光、罗荣桓率部打了一个“模范歼灭战”,日军方面损失300多人,武器辎重丢失甚多,长田敏江兵败后剖腹自杀。

他们从1939年进入山东,到1945年抗战结束,山东的抗日队伍发展壮大到10万余人,陈光和罗荣桓功不可没。然而,他们进入山东后,工作也并非一帆风顺。

两人在进入山东之前,当地已经有我党领导的“八路军山东纵队”,这是由各地之前的抗日游击队合编而成,人数大致有两万四千人总指挥是张经武、政委是黎玉,副总指挥是王建安。

起初,陈光率115师进入山东后,山东纵队和他们是各自行动,都归延安和八路军总部指挥。1939年夏天,为了应对日伪军频繁的疯狂扫荡,我党领导的山东抗日武装进行整编,两支队伍合编为“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是徐向前、政委是朱瑞,领导机构是军政委员会,委员有朱瑞、徐向前、郭洪涛、陈光、罗荣桓、黎玉等人,从排名上看,陈光和罗荣桓排名还挺靠后。



仅仅过了一年,徐向前和郭洪涛被调往延安,领导山东抗日力量的机构变成了山东军区,领导人主要是朱瑞、陈光、罗荣桓等人。

三人原先都在红一军团待过,算是老战友,但是在山东,三人的意见常常出现分歧,朱瑞无奈之下,就向延安建议让陈光、罗荣桓离开。

这也不是朱瑞一人有意见,问题可能主要出在陈光身上,陈光性子急、不太能听进去别人意见,与别的干部关系紧张,加上指挥作战的风格让一些将士不认同。如陆房战斗中,虽然狠狠打击了日军,陈光那种“死磕到底”的指挥,导致我军损失300余人,物资损失甚多。

黎玉结合战士们的牢骚埋怨,给出评价说:

“有那么一个管军事指挥的同志,一遇到硬仗,就爱下死命令让战士们去冲坚固的碉堡,结果导致部队伤亡惨重。罗荣桓好几次都跟他说了,这种做法不对,但他就是不听。”



有的战士甚至指责“指挥失误,受到这些损失,不好向中央交代”。陈光听到这些议论,心理压力巨大,一度气得失眠,难以入睡。

罗荣桓却仍然鼓励他:“这是一个很大的胜利嘛!”罗荣桓还举办了胜利庆祝会,这都是为了大局。1945年,陈光出席“七大”,毛主席为了让陈光释怀,还专门写了一封信,信中肯定他在山东执行的路线是正确的,并劝他能诚恳与他人交换意见。

这是后话了,咱们言归正传,随着陈光在山东的工作不太顺利,罗荣桓逐渐参与到了军事指挥中,八路局总部和延安综合考虑后,将朱瑞调到延安,负责炮兵建设工作。山东的军政领导,逐渐被罗荣桓挑了起来。



1943年3月,罗荣桓出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同时是115师政委,并临时代替师长职务。陈光则被调往延安进修学习。至此,山东的局面终于焕然一新,用毛主席的话来讲:

“山东那边,换了个罗荣桓上去,整个局势就盘活了。山东这边局势一好,全国的局势也跟着顺畅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