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香玉而言,2004年是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年。
感情上,她和丈夫王为念结束了10年婚姻分道扬镳。
事业上,她被奶奶常香玉摘除艺名并逐出师门。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小香玉几乎喘不过气。
坊间的种种传闻,更是几度把她推向风口浪尖。
转眼间21年过去了,小香玉的现状早已有了天壤之别。
如今再回头去看,才忽然发现这一切都有迹可循。
梨园世家
提起豫剧两个字,想必大家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名字就是“常香玉”。
其代表作《花木兰》《西厢记》《白蛇传》等,可谓是家喻户晓。
为了把这门艺术传承下去,常香玉培养了很多弟子。
没想到到头来,最有天赋的竟然是孙女陈百玲。
也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女主角——小香玉。
小香玉本名陈百玲,1965年2月25日出生在河南郑州一户梨园世家。
抛开奶奶常香玉暂且不谈,她的父母也都在河南豫剧团工作。
耳濡目染下,小香玉从小就对艺术有着莫名的兴趣。
按理来说,这应该是件好事。
但由于特殊年代的经历,家人都不支持小香玉从事艺术行业。
无奈她也是个执拗的人,认定的事谁也别想改变。
所以在10岁那年,小香玉瞒着所有人悄悄报考了河南省艺术学校。
可到了以后才知道,人家要求的最小报考年龄是12岁。
站在河南省艺术学校的门口,小香玉徘徊了很久。
既然来了,还是应该争取一下。
想到这里,小香玉鼓足勇气走了进去。
一进考场门,她就大大方方的鞠躬问候。
“考官们好,我今年12岁了,发育慢所以晚长。但是我们家人都是大个子,我肯定也不会矮的。”
看着小香玉一脸认真又可爱的模样,考官们不禁笑出了声。
“你会什么?”
听到这里,小香玉立刻把平日里学的唱戏和跳舞表演了出来。
表演刚一结束,就赢得了全场所有考官的掌声。
结果可想而知,小香玉顺利通过了河南省艺术学校的招生考试。
但由于年龄问题和家人反对,她最终并没有入校。
小香玉不死心,第二年又报考了郑州市艺术学校。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她又被录取了。
大概是看到了小香玉的决心,家人最终还是顺了她的意。
就这样,年仅11岁的她顺利进入了郑州市戏曲学校。
也是在这里,小香玉系统学习了豫剧相关唱法。
努力与天赋并存,她很快就成为了学校的佼佼者。
1980年,小香玉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被分配到郑州市豫剧团。
在前辈们的指导和带领下,她给观众们带来了无数优秀的表演舞台。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当属1982年出演的《花木兰》。
凭借此戏,17岁的小香玉一夜成名。
自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锦上添花
看完孙女出演的《花木兰》舞台,常香玉喜不胜收。
她非常确信,这就是个唱豫剧的好苗子。
思来想去,常香玉决定把陈百玲的名字改成“小香玉”。
一来可以实现豫剧传承,二来也可以让孙女在这条路上走的轻松一些。
起初,陈百玲还有些不太愿意。
自己已经出名了,为何还要接受家人的帮助呢?
准确来说,陈百玲是不愿活在奶奶的光环下。
否则就算成功了,也可能有点胜之不武。
得知此事后,郑州市委书记主动出面做陈百玲的工作。
在对方的解释下,她逐渐意识到常派唱腔传承的重要性。
深思熟虑后,陈百玲还是接受了“小香玉”这个艺名。
也是从这天开始,她成为了常香玉大师的亲传弟子。
在奶奶的教导和培训下,小香玉的唱功很快就再上一个台阶。
无论大小演出,奶奶都会雷打不动的坐在台下观看。
然后给出问题所在,争取下次做到完美。
其实小香玉很清楚,奶奶一直都以自己为傲。
但对方从来没有当面夸过自己,反而还一直提醒自己不要骄傲。
基于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想不进步恐怕都很难,
随着《白蛇传》等一系列优秀剧目的推出,小香玉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戴着这个光环,她坐上了河南省豫剧团一团团长的位置。
紧接着,小香玉又参加了全国豫剧大赛和全国豫剧电视大奖赛。
毋庸置疑,两次比赛冠军都由她包揽。
机会总归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小香玉也不例外。
很快,央视元旦、春节、元宵晚会就向其抛来了橄榄枝。
小香玉一边安排团内事务,一边准备演出。
百忙之际,她居然还主演了电视剧《常香玉》并荣获“五一工程”大奖。
辛苦归辛苦,小香玉心里却开心无比。
兴趣刚好是工作,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
与事业一起到来的,还有小香玉的爱情。
1994年9月,王为念在山西黄河电视台某档节目中做导演和主持人。
说来也巧,小香玉刚好作为嘉宾参加了这档节目。
或许这就是缘分吧,两个相差6岁的人一见如故。
相处过程中,王为念对小香玉的人生经历产生了敬佩之心。
如此才貌双全的女孩,又有谁能不爱呢?
鼓足勇气后,王为念向小香玉表明了心意。
而且他非常坦诚,表示自己曾有过一段婚姻并且还有一个儿子。
面对王为念的真诚,小香玉却只回复了8个字。
“恋爱可以,结婚不行。”
乍一听,小香玉似乎并不想和王为念有未来。
实则不然,她只是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没有完成。
争议不断
1994年,小香玉拿出所有积蓄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希望艺术学校。
顾名思义,这是一所专门为穷苦孩子提供艺术学习的平台。
所以第一批招生时,小香玉免去了所有人的学费。
为了省钱,她几乎承担了创学过程中的所有脏活累活。
好在,小香玉身边一直有两个人在陪伴并支持她。
一个是奶奶常香玉,一个是男友王为念。
为了豫剧的发展,常香玉经常坐车跑去学校帮助小香玉。
有时候是给她缓解心理压力,有时候是给她争取各个部门的援助。
与此同时,王为念也经常发动圈内人脉为学校筹款。
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鼓励下,小香玉的希望艺术学校逐渐走向了正轨。
在此期间,王为念也成为了中央电视台的知名导演。
事业双双有成的二位,也是时候开启新篇章了。
2000年,王为念和小香玉爱情长跑六年后携手走上了婚姻的殿堂。
按理来说,婚后的二位应该恩爱有加。
实则不然,王为念和小香玉都太忙了。
聚少离多久了,再好的感情都会有嫌隙。
恰逢2004年,王为念和小香玉因为学生学费的事情吵了一架。
借着这根导火索,两人索性选择了离婚。
毕竟相爱了10年,说不难过是假的。
然而还没等小香玉从感情中回过神来,事业上的打击便随之而来。
2004年5月,年过八旬的常香玉忽然委托律师发表了一则声明。
洋洋洒洒几百字,全都是对孙女的指控和失望之情。
原来,小香玉近些年来一直在主张豫剧创新。
但在常香玉看来,这不过是对方为了商业化和利益化找的借口罢了。
所以在声明的最后,她明确表示收回陈百玲对“小香玉”这个艺名的继承权和使用权。
一瞬间,小香玉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有人说她背信弃义,也有人说她利欲熏心。
但无论外界流言蜚语如何,小香玉似乎都充耳不闻。
她始终在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坚持前行。
结尾
离婚不久,小香玉就嫁给了一个小自己3岁的富商。
据知情人士透露,对方是她的铁杆粉丝。
有这样一个强大后盾做支撑,小香玉的戏剧之路简直顺风顺水。
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年的春晚舞台都会有她的身影。
2025年1月8日,小香玉受邀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进行了豫剧表演。
别看如今的她已经60岁了,唱功和身段仍然不输当年。
如今回头再看,小香玉和王为念离婚早已命中注定。
如果分开能让双方都过得更好,又何尝不是件好事呢?
参考文献
人民咨询,小香玉:37年初心未改,坚持不懈推广戏曲艺术
人民网,政协委员小香玉:发展乡村艺术教育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