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头蹲在院墙边吧嗒旱烟,盯着地里蔫巴巴的玉米苗直叹气。五月初的天本该稳当升温,可今年偏像小孩脸,说变就变。



北边内蒙古的牧民刚把羊群赶上草场,黄乎乎的沙尘就跟着大风灌过来,羊倌们裹紧头巾直骂娘:“这沙子比往年凶多了,草还没长起来,羊吃啥?”南边广西的李大姐望着窗外倾盆大雨直跺脚,地里的辣椒苗才刚移栽,根还没扎稳,雨水泡得土直冒泡,“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老规矩,今年咋就不管用了?



上海的王伯穿着短袖在阳台晒谷子,中午还热得冒汗,傍晚就被西北风吹得直打哆嗦,昼夜温差15度,晾在绳上的衣服都被风刮跑了。气象预报说北方要降8℃,局地能到12℃,新疆的棉农攥着播种计划直犯难:地膜刚铺下去,这么大的风,膜能不能保住?苗能不能出齐?



南方更玄乎,贵州湖南的山区里,暴雨冲得山路塌方,采茶的阿妹背着竹篓被困在半山腰,急得直掉眼泪:“春茶就指望这茬了,雨水这么泡下去,茶叶都要烂在树上!”农谚说“立夏不下,犁耙高挂”,可今年立夏前的雨比往年多了两成,湖北的稻田里水都漫过田埂,老把式们挠着头:“涝了旱了都难伺候,老天爷这是要考考咱们?



”上海的天气更像坐过山车,3号还热到32℃,4号就跌到21℃,穿短袖的年轻人冻得直搓胳膊,穿外套的大爷又热得冒汗,街头巷尾都是“这天气到底该咋穿”的嘀咕声。北方的沙尘跟着大风一路南下,连江苏的麦田都蒙上一层黄灰,刚抽穗的麦子耷拉着脑袋,农户们拿着水管喷水除尘,心里直犯堵:“ dust 这么大,光合作用都受影响,收成能好吗?



”南边的暴雨还在继续,广东的菜地被淹了一片,菜农们踩着泥浆抢收蔬菜,菜价眼看着要往上涨,市民们拎着菜篮子直抱怨:“雨天菜贵,可菜农们遭的罪谁知道?”这天气反常得很,老辈人说“该热不热,五谷不结”,可现在该暖的时候冷,该干的时候涝,黑龙江的大豆播种期都往后拖了十天,农机手们坐在地头抽烟,直发愁积温不够咋办。



上海的气象预警一个接一个,大风蓝色预警刚挂出来,外滩的游客就被风吹得东倒西歪,导游扯着嗓子喊:“抓紧帽子,别让风给刮跑了!”农民们最发愁的还是田里的活,河南的小麦正在灌浆期,突然来场降温,穗子能不能保住?

四川的柑橘树刚开花,暴雨一淋,坐果率怕是要受影响,一年的收成可都在这上头呢。都说“人定胜天”,可面对这样的极端天气,再能干的庄稼把式也得犯难,抗旱的水泵刚拉到地头,暴雨又下来了,排水的沟渠还没挖好,老天爷的脾气真是摸不透。

我瞅着今年这天气,倒像是给咱提个醒,种地不能光靠老经验,得多盯着天气预报变招儿,可农村里还有不少老人舍不得装手机,咋能及时知道天气变化呢?天气闹腾归闹腾,日子还得往前过,北方的牧民开始给羊群储备饲料,南方的菜农忙着给菜地排水,上海的市民也学会了随身带外套,应对这说变就变的天。只是这农谚为啥突然不灵了?

是气候真的变了,还是咱们没跟上老天爷的新规矩?往后的日子,怕是得更上心琢磨着怎么和天气打交道了。

说到底,土地是咱农民的命根子,不管天气怎么折腾,咱都得想法子让庄稼好好长,毕竟,人勤地不懒,总有法子对付这多变的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