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钓友@大熊的视频炸开了锅,万峰湖水面漂着条亚米级翘嘴,鱼鳃还红着,嘴里卡着半截罗非鱼。
这鱼少说也有80厘米长,平时在水里横冲直撞,如今却被30厘米的罗非鱼背鳍撑破嘴,像中了邪似的翻着白肚。岸边围了一圈人直咋舌,有钓友掏出手机拍视频:“以前钓翘嘴靠技术,现在捡翘嘴靠运气,这湖咋成这样了?
”万峰湖曾是钓鱼人的乐园,176平方公里的水面,翘嘴、黑鱼都是水里的“狠角色”,如今却被罗非鱼搅得乱了套。上世纪80年代引进的罗非鱼,靠着一口孵卵的本事,像开了挂似的繁殖,《万峰湖生态评估报告》说现在湖里59.7%都是这外来户。
你看那湖岸边,指甲盖大的罗非鱼苗密密麻麻,跟撒了把银豆子似的,啃起藻类来比猪拱食还凶,本土的鲢鳙苗根本抢不着食。
更狠的是成年罗非鱼,专盯别的鱼卵下嘴,湖里每平方米湖底能找到3000多枚被咬破的鱼卵,就跟鬼子进村扫荡似的。湖北钓友@路亚老炮儿就碰到过怪事,钓上来的黑鱼肚子里卡着三根罗非鱼刺,生生把胃给扎穿了,“以前黑鱼吃小鱼,现在反倒被小鱼刺死,这世道变了!
”广东有网友支招:“捡着死翘嘴就拿回家做腊鱼,新鲜的清蒸也香啊!”可马上有人反驳:“翘嘴越来越少,都靠捡能撑多久?”潜水员拍的水底视频更吓人,四五斤重的大罗非鱼成群结队,在水里横冲直撞,本土的红尾鱼、鳜鱼躲在石头缝里,跟受气的小媳妇似的。
最让人揪心的是,湖里还出现了大口黑鲈的鱼苗,这北美来的“狠茬子”要是成了气候,万峰湖的鱼群怕是要遭新一轮罪。
老渔民王大爷蹲在岸边抽烟,吧嗒吧嗒直叹气:“我小时候湖里鱼多到能漫过脚面,现在下网拉上来半网都是罗非鱼,这往后可咋办?
”有人说罗非鱼肉质嫩,多吃点能解决问题,可你想想,就算天天吃,能吃得过它们一年繁殖四五次的速度?再说了,罗非鱼背鳍跟刀刃似的,翘嘴、黑鱼吞下去就卡喉咙,连天敌都治不住它们,这生态链算是断了一环又一环。我瞅着湖里的罗非鱼越来越大,心里直犯堵,老祖宗留下的这片水域,咋就成了外来鱼的天下?
现在万峰湖的水面看着还平静,底下的争斗可没停过,本土鱼被逼得节节败退,外来鱼却越来越嚣张。《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虽说下了禁令,可放生的人还是管不住手,你说这人为的祸,啥时候能到头?这场看不见硝烟的“鱼战”,到底是罗非鱼称霸,还是本土鱼能扳回一局?
咱老百姓就盼着,湖里的生态能早点回到原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