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
今年五一,济南市开埠博物馆迎来试运行,引起广泛关注。不仅是开埠博物馆,近年来,作为济南近代史的见证者,如今的老商埠不断焕新,更将引入国际艺术中心,彰显“国际范”。
开埠博物馆迎来开馆
5月2日上午,位于中山公园北门处的开埠博物馆已经开馆纳客。馆内设有自开商埠、新城崛起、商埠百业、商埠生活、新生力量、振兴开放六个展厅,全方位展示济南开埠的历史。记者注意到,场馆内还布置了一些互动类设施,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济南老商埠的发展变迁。
商埠区的规划范围,东到纬一路,南至经七路,西到纬十二路,北到胶济铁路的范围。其中,“一园十二坊”传统风貌区,东至纬三路、南边到经四路、西边到纬八路、北至通惠街,总用地面积约47.9公顷,是商埠区历史特色的精华展示区。开埠博物馆正是位于商埠区“一园十二坊”传统风貌区核心区域,总建筑面积约3700平方米,地上共2层,包括展厅、多功能厅及公共配套用房等。
济南开埠博物馆作为集中展示商埠历史文化的载体,于今年五一期间迎来试运行。该博物馆通过技术创新与多元业态融合,带来崭新的观展体验。游客通过“穿越之门”可拍照打卡,穿越到一百多年前的“中央商务区”,体验商埠生活;能寄出“有声”明信片,扫描二维码即可听到当时录入的声音;还有“霍格沃兹魔法墙”,生动地展现当时城市新景观以及地标建筑。
除了商埠历史展览外,开埠博物馆还引入了泉水书房、老字号、创意餐饮、全球展览快闪店等业态,在体验百年商埠历史之余,让人感受泉城烟火气、国际艺术,激活博物馆文化活力。
济南商埠城市更新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开埠博物馆是一个起点,未来将进一步深耕商埠区,根据片区整体产业策划,结合济南市城市更新行动,本着文化引领“文商共融”的理念,引入国际知名艺术中心、新零售、特色餐饮、精品酒店等内容,推动商埠区从传统商业到高端新业态转型,实现商埠区文商旅居协同发展。
将引入国际艺术中心
除了开埠博物馆外,近年来,济南的商埠区频繁迎来上新之路。
位于商埠区经四小纬二项目范围内的英美烟草公司旧址,南邻经四路,东邻纬二路,总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原为英美烟草公司济南分公司办事处,现已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日上午,记者注意到,英美烟草公司旧址改造工作步入尾声,工作人员在建筑外部进行地砖铺陈等工作,建筑已经挂上蓬皮杜中心和艺述事博物集的牌子。
此前,济南城投曾发文提到,英美烟草公司旧址项目将迎来全球顶级艺术IP——国际艺术中心,旨在打造成以IP文化艺术展览、创意文创零售、艺术工坊、轻餐饮于一体的复合型创新IP国际文化艺术馆。周边同步引入泉水书房旗舰店&潮牌集合店、艺术主题空间及特色餐饮等,与艺术中心形成院落集聚效应,共同打造“济南1904”街区潮流文化地标。围绕商埠区城市更新,以“济南1904”街区开街运营为核心目标,重点推进开埠博物馆项目以及国际艺术中心项目开业运营,构建济南现象级历史文化新地标。
商埠区要打造“济南1904”街区?记者梳理发现,2024年6月12日,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在对政协提案的答复中提到,将以中山公园为核心,东至纬二路西至纬六路,沿经四路打造“济南1904”街区,以“公园+”理念,加强与各类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通过功能互补与联动提升城市活力,打造商埠区保护提升标杆,打响“济南1904”品牌,提升商埠区的整体商业氛围和商业价值。“济南1904”街区策划范围东至纬二路,西至纬六路,南至经四路,北至经三路,地跨市中、槐荫两个行政区,包含中山公园、融汇老商埠、经四小纬二和福音里等项目。
专家建议:分片区打造项目
一座老商埠,半部济南近代史。作为曾经“流金淌银”的老商埠,如何实现华丽转身?
济南市政协常委、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邵莉在济南市政协开展现场商量时提出,可以在保护好商埠区传统格局和特色风貌的同时,通过步道设计、资源织补将商埠区内点状分布的特色资源实现整合串联。提升片区整体氛围感和影响力,更好地聚人气、聚商气、聚财气,实现文商旅共荣的可持续发展。
“从宏观角度来说,在自主开埠的城市中,济南是最成功的。” 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原院长李铭表示,应该保留、弘扬以及利用过去先进的城市格局和城市建筑,彰显济南的城市文化特色。
李铭认为,商埠区可重点打造纬二路到纬八路一带,以及经四路和经三路一带,这是一种连续性打造布局,也可以方阵的形式打造项目。这样不仅能够把商埠区内的各种文化元素包含在内,保护历史建筑、历史遗存,也能弘扬济南的特色城市文化和先进的商埠街区文化。
“比如说,纬二路上英美烟草公司旧址所在片区,这里有很多历史建筑,包括国保建筑。”李铭举例说,小广寒电影博物馆利用文物建筑作为展示和经营的一种模式,目前做得比较成功。广智里的里分文化是一种住宅文化的先进代表,其内部四合院是经典的民国时期建筑,打破了清朝四合院建筑的局限性。同时,英美烟草公司旧址则非常具有特色。因此,他建议,可以对这个方阵进行整体打造,引入餐饮、咖啡等业态。
“建筑是一种可以触摸到的历史,可以证明城市文化的先进性。”李铭提到,济南第二十七中学附近一带有各种里分、经典院落,其中有院落就是洋楼和四合院相结合的代表,可以以民宿和小型博物馆为主进行打造。同时,例如老商埠街区内的张采丞故居,应该挖掘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更好讲述建筑由来等内容,“纬八路片区也有很多历史建筑保留了原状,对它们可以进行充分发掘利用,彰显城市文化的延续性”。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