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地区,罗非鱼以绝对的数量优势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河道霸主,在河面上看到成群的罗非鱼已经成为了当地生态中的一种特色。可是这几年来,有一种黑壳怪鱼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张领地,它们强势崛起之势有可能撼动罗非鱼的河道地位,对于经常在珠江钓鱼的钓友来说,这种鱼一定不会陌生,它就是笋壳鱼。



笋壳鱼在学术上叫做沙塘鳢,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食用鱼。它的肉质细嫩紧实、味道鲜美,并且鱼刺比较少,常被用来制作各种高端菜肴。由于市场需求旺盛,笋壳鱼的养殖业这几年来发展得相当迅猛。从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海南,再到湖北、四川等地,养殖规模持续扩大。不过,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生态问题也随之浮现。由于部分养殖场设施简陋,再加上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大量笋壳鱼逃到了自然水域中。



另外,一些放生者出于行善积德的考虑,会将从市场购买的笋壳鱼放生到江河湖泊中。这些因素让这种适应能力强、繁殖速度快的外来物种在珠江、长江、闽江等各大水系快速扩散了起来。特别是在珠江中,由于气候条件比较接近它们的原产地,笋壳鱼在此的种群数量呈现出了爆发式增长,经常在珠江里钓鱼的钓友对此应该是深有体会的。比如之前有位佛山钓友说他每次去珠江钓鱼时都会钓到四五条笋壳鱼,感觉它们的数量已经和罗非鱼一样多了。



其实,在珠江里面钓到笋壳鱼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甚至有人认为在未来5年,笋壳鱼或将成为珠江流域的优势鱼种,不仅会挤压本土鱼类的生存空间,还可能会替代罗非鱼的统治地位。从理论上来讲,笋壳鱼和罗非鱼一样,都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在合适的条件下可快速形成庞大种群,并且它们的攻击性比罗非鱼更强,因此它们会在竞争上占据更多优势。



另外,笋壳鱼还会像清道夫那样大量吞食其它鱼类的鱼卵和幼鱼,这种习性会影响到其它鱼类的繁殖。如果不去控制它们的种群发展,可能会导致水域生态系统的失衡,甚至引发某些本土鱼类的灭绝。光是这一点,它们在以后就有可能会替代罗非鱼,成为新的江河霸主。



不过,从现实情况来看,笋壳鱼已经入侵我国自然水域好几年了,却从来没有泛滥成灾过,更别提成为江河霸主了。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它们实在是太好吃了,甚至比本土的鳜鱼、鲈鱼还要好吃,在水产市场上特别值钱。



在广东、广西等地,它们的价格常年维持在每斤50元左右,而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高端酒楼,笋壳鱼的售价可达每斤上百元,远超众多本土常见鱼类。这么值钱还这么好吃,势必会导致笋壳鱼遭到滥捕。虽然它们的种群发展速度快,但只要数量一变多,就会吸引大量钓友来钓它们,导致它们就是没法泛滥成灾。可以说,在美食经济和滥捕的双重影响下,笋壳鱼别说称霸河道了,就维持住自己的种群规模都算不错了。



总的来说,笋壳鱼在各个方面都比罗非鱼强,尤其是在肉质方面比它强太多了,而这也是它能够入侵本土水域但始终难以泛滥的主要原因。看来,外来物种想要成功入侵我国,不仅要能适应污水、繁殖力超强,还得让自己难吃才行,毕竟要是好吃的话,早就被人捞上来吃光了,根本就没有发展种群的机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