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出来旅游来到了一个以前差点结缘的城市,漫步在城市街头,忽然对“人生是旷野,而不是轨道”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领悟。

那是2015年的事情了,我是2014年12月参加的研究生入学考试,2015年3月出成绩,当时报考的是一个985院校,没过线,但是过了国家线,可以调剂。

但是这个城市的一个双非一本大学也是刚开始招收研究生,招不满,所以有很多调剂名额,招生办还打电话给我了,问我要不要去他们那里读研。

但是那时候人年轻,就是莽,不就是一次没考上么?再来一次就是了呗!调剂?不去!接着考985!必须上个985!

人年轻的时候总是把一切想得很美好,总是要按照自己想象或者自己设定的那条路线去走。

其实现在回过头来看,完全没必要,你在这个学校读研,和在那个学校读研,差别并没有那么大,国内的学校就三个档次:清北,985/211、其他学校。

所以,如果你没有在前面两个档次,那在最后一个选项里,具体哪个选项其实并不重要,对你以后的职业发展,很多还是要靠进入职场之后的努力。

2

出来玩的第二个感受是: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不要总想着等有钱了再去享受生活,因为那时候,所有的快乐都会大打折扣,甚至索然无味。

以前读书的时候,或者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去到一个景区,一条小吃街,总是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想尝试一下。

工作多年以后再去这些地方,总是会带着一些审视的眼光去看待这些事情:所谓的特色街,都是义乌小商品市场,所谓的特色小吃,无非是炒酸奶、大鱿鱼、大香肠、各种奶茶啥的,而且对景区在节假日涨价很是痛恨。

这就是所谓的“成熟”带来的副作用,你没有以前的那种心境了,当你30岁的时候再去18岁时想去的地方,已经毫无意义。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3

最后一点感触是:出来看一看,暂时忘掉工作和生活的烦恼,只是看一看这个世界,其实也更加有利于找寻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旅途中你总能看到很多不同的风景,接触很多不一样的人,以及他们所代表的生活方式。

凌晨两点半在烧烤店看到一对夫妻带着一条边牧在喝酒撸串,都很精致也很温柔,很平和,看样子应该也是出来旅游的,看他们点了很多,就去问他们某道菜好不好吃,直接就端起来叫我尝一尝。

我不知道有多少夫妻或者情侣,能够在凌晨两点半的是去一个小烧烤店,一边撸串喝酒一边平和地畅聊人生,而不是总是以种种借口和理由拒绝沟通:明天要上班、大半夜还吃这么重口味、老人孩子睡着了……理由多的是,这些事情也最终都会被解决。

但,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来日方长,只有世事无常,偶尔的一次心血来潮,其实不影响原本的生活节奏。

你说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