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 年,一个名字震动了整个中国 —— 白宝山。这个曾经平凡的人,在出狱后化身杀人狂魔,持枪犯下多起令人发指的罪行,共杀害 17 人,其行径之凶残、手段之残忍,令人毛骨悚然。
他的案件被公安部列为 1996 年 1 号案件、1997 年中国十大案件之首,也被国际刑警组织列为 1997 年世界第三要案。是什么让他从一个普通人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这背后的故事,犹如一部黑暗的悲剧,值得我们深入探寻。
灰暗童年:孤僻性格的萌芽
1958 年,白宝山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首都钢铁公司的职工,家中还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原本也算一个完整的家庭。然而,命运的重击在他 3 岁时降临,父亲不幸病逝,家庭的顶梁柱轰然倒塌。
母亲独自拉扯着几个孩子,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无奈之下,母亲选择改嫁,并再次生下一个儿子。但家境并未因此好转,贫困如影随形,母亲最终将年幼的白宝山送到了徐水老家。
在徐水的日子里,没有父母陪伴的白宝山,内心孤独而敏感。农村的生活条件艰苦,加上缺少关爱,让他逐渐养成了极为寡言的性格,不愿与人交往。直到 1971 年,13 岁的白宝山才回到北京,可此时他与母亲和继父的家庭已经有了深深的隔阂。
回到北京后,他才开始上一年级,与比自己小五六岁的孩子坐在同一间教室,这让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在学校里,他总是独来独往,面对同学的好奇目光和偶尔的嘲笑,他选择默默忍受,内心的孤僻也愈发严重。
上到小学三年级,白宝山便辍学了,家庭的变故和早年的农村生活,像阴影一样笼罩着他,为他日后的性格发展埋下了隐患。
辍学后的白宝山,很早就踏入了社会。16 岁时,他在一家街办的酱菜厂当临时工,虽然工作辛苦,但也能勉强维持生计。18 岁时,他正式成为石景山区第一电碳厂的装卸工,这份工作同样繁重,却也给了他一些稳定感。
在工厂期间,一次民兵演练中的实弹射击,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白宝山在射击中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成绩优秀,这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 “与众不同”,也让他迷恋上了打枪。
此后,他向亲戚借来一支汽枪,下班后就背着枪去树林里打鸟,不断训练自己的枪法,他沉浸在这种能够精准命中目标的快感中,却未曾意识到这种爱好正逐渐走向危险的边缘。
初触法律:小错酿成大罪
23 岁时,白宝山与同厂一名白姓女工结婚,婚后生活虽然平淡,但也有了家的温暖。一年后,妻子生下一对龙凤胎,这让白宝山既欣喜又倍感压力。原本就贫困的家庭,因为孩子的到来,负担骤然加重。
为了维持生计,白宝山开始小偷小摸,起初只是顺手牵羊一些不值钱的物品,他心存侥幸,以为不会被发现。但这种错误的行为逐渐让他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1982 年 12 月,白宝山伙同他人盗窃价值 10 元的晾晒衣物,这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却是他犯罪生涯的开端。此后,他的胆子越来越大,1983 年 1 月 21 日,伙同他人撬锁 3 次,入户盗窃价值总计 500 元的各类生活用品;1982 年 12 月 16 日,再次入户盗窃一辆价值 110 元的自行车。
这些盗窃行为终于让他受到了法律的制裁,1983 年,他被北京石景山法院以盗窃罪判处 4 年有期徒刑。
然而,这只是他罪行的一部分。1985 年,在服刑期间,他被揭发犯有余罪。1982 年 12 月 17 日,他偷盗 3 书包的玉米,被主人发现并追至门外,他用木棍猛击主人郝某的头部致其轻伤;1982 年底,伙同他人盗窃价值总计 3150 元的 170 条手推车外胎和 2 个车轱辘;1982 年 8 月 8 日,伙同他人盗窃 1 台电视机;1983 年 1 至 3 月,伙同他人偷盗工厂仓库内价值 1900 元的阀门和 1 根圆木。
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法院以抢劫、盗窃罪加判他有期徒刑 11 年,与前罪并罚,执行有期徒刑 14 年。就这样,白宝山开始了漫长的牢狱生涯。
在狱中,白宝山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与妻子的感情在长期分离中逐渐破裂,妻子最终带着两个孩子改嫁他人。这对他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他觉得自己的家庭被彻底摧毁,内心的怨恨也在不断积累。
同时,监狱中的生活也让他变得更加孤僻和扭曲。他开始反思自己的遭遇,却将错误归咎于社会和法律,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仅仅因为盗窃几件衣服就被判 4 年,偷一包玉米还手就被判抢劫罪加判 10 年,他觉得法院量刑畸重,导致了他家庭的破裂和生活的不幸。这种错误的认知,像一颗邪恶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狱中杀意:黑暗中的沉沦
1991 年,白宝山作为北京调犯,被遣送到新疆石河子新安监狱服刑。在监狱里,他成为了外宿犯,负责种菜、放牧等零散工作,活动空间相对较大。然而,这种特殊的身份并没有让他改过自新,反而让他有了更多机会实施罪恶的计划。
在监狱期间,白宝山与狱友李宝玉发生矛盾,心中逐渐产生了杀死李宝玉的念头。1993 年 9 月 13 日,他先是在监狱猪舍挖好掩埋尸体的土坑,然后谎称请李宝玉吃饭,让李宝玉到藏钱的牛棚处帮忙把钱从墙缝中取出。
当李宝玉毫无防备时,白宝山持铁锤向他的脑部猛烈打击数次,致其死亡,并将尸体埋入事先挖好的土坑中。狱方由于找不到证据,最终只能以李宝玉脱逃定案。这次杀人行为没有被发现,让白宝山的胆子变得更大,他在黑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1994 年 3 月 20 日,白宝山又将目标对准了此前和自己有过矛盾的狱友傅克军。趁傅克军熟睡时,他用铁榔头砸向傅克军的头部致其死亡,并同样埋入附近的土坑中。
虽然白宝山有重大作案嫌疑,但因其被单独羁押数月均未认罪,又因狱方找不到傅克军的尸体,最终他在被关押 125 天,写完保证书后就被放回继续服刑。两次杀人都未被发现,这让白宝山更加轻视法律,也让他心中的恶魔彻底觉醒。
在监狱里,白宝山不仅实施杀人行为,还开始为出狱后的犯罪做准备。大约在 1992 年间,他收到女儿的来信,信中提及继父对他们不好,总被打骂。这封信像一把火,点燃了他心中复仇的欲望。
他决心出去后一定要搞到 300 万元,给一对儿女买房子买车,让他们过上让人羡慕的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疯狂的目标,他开始学习枪械知识。他结识了服刑前曾在某军事单位工作的狱友李清亮,经常向李清亮请教枪械知识,并打听北京军事单位哨兵的值勤情况。
同时,作为外宿犯的他利用恶劣天气附近牧民的羊群误入监狱草场的机会,把羊扣住,以此要挟,弄到牧民手中 3 包步枪子弹(75 发)和 50 发手枪子弹,并把子弹埋在水渠附近。这些准备工作,让他在出狱后有了实施暴力犯罪的资本。
出狱再犯:罪恶的疯狂升级
1996 年 3 月 7 日,白宝山刑满释放。他回到北京,本应重新开始生活,但心中的仇恨和对财富的渴望,让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急于把户口和身份证办下来,曾表示 “我想找个开车或者什么活,好好过日子”。
然而,在去派出所办理户口时,他遭到负责户籍工作的警察冷遇,警察表示办理户口起码要等半年。这一遭遇让他深受刺激,感到被歧视,心中开始对社会产生强烈的敌意。此后,他多次前往派出所办理户口事宜,但均被推延,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这种长期的挫折和不公感,让他心中的仇恨情绪达到了顶点,他认为 “不给我办户口,这就是不让我生活。我只能去抢。我认为,派出所故意刁难我”。
在白宝山看来,正常生活的道路已经被堵死,只有去抢劫才能实现自己的 “目标”。而抢劫的第一步,就是要抢到武器 —— 枪支。1996 年 3 月 31 日深夜,白宝山跳墙进入北京石景山高井热电厂,并潜伏在值勤岗亭附近。
趁值勤哨兵范龙泽身体不适,蹲在原地呕吐时,他持粗铁棍从背后打击范龙泽的头部致其昏迷,并带走未装有子弹的 “五六” 式半自动步枪(按照当时纪律,哨兵值勤不带子弹)。这一起案件,成为了他持枪袭军袭警系列案的起点。
抢到长枪后,白宝山认为不方便携带,打算利用长枪再抢短枪。1996 年 4 月 7 日晚 23 时 15 分,在北京石景山装甲兵司令部值勤岗亭,潜藏在附近松林的白宝山,手持于 3 月 31 日抢得的 “五六” 式半自动步枪,使用从新疆带回来的子弹,向值勤哨兵余启明连开两枪。
两枪均未击中要害,余启明立即前往营房告知其他战友,随后并和其他战友一起向外搜索。白宝山抢枪未果便逃离现场。
1996 年 4 月 8 日晚,白宝山作完 “4・07” 案后逃离现场,途中搭乘一辆宝石蓝色面包车。北京市石景山公安分局防暴大队的 6 人小组开着巡逻车在执行任务时发现该车形迹可疑,进行堵截。
白宝山所乘之车被迫停车,巡警孟彬、肖远、王建庆三人提着自动步枪下车后,白宝山突然拉开右后方的车门向三名警察连射四枪,三名警察全部被击倒。白宝山继续射击五枪,边打边退,向东逃窜,其中一枪击中巡逻车驾驶位置上的巡警姜书启。巡逻车一枪未开就让白宝山逃走了。
1996 年 4 月 21 日深夜,白宝山看望亲戚途经北京市丰台区八一射击场,偶然发现这里的哨兵佩戴短枪。于是,他持枪向哨兵赵长文的头部、胸部和腰部各射一枪,致其当场死亡,并带走哨兵赵长文身上所佩 “五四” 式手枪枪套一个(内无枪支),随后逃离现场。
1996 年 7 月 26 日晚,白宝山持抢劫所得的 “五六” 式半自动步枪,潜入驻徐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炮团弹药库哨位附近。7 月 27 日凌晨,他向执勤的三名哨兵蒋鹏程、霍建军、柴红阳射击,致哨兵霍建军受伤,哨兵蒋鹏程死亡,并趁机抢走哨兵霍建军身上携带的物品。
此后,白宝山的犯罪行为愈发疯狂,他在 1997 年又在新疆等地犯下多起抢劫杀人案,共造成 17 人死亡,抢劫现金 140 余万元人民币。他的作案手段残忍,反侦查能力极强,给警方的侦查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法网恢恢:恶魔的最终下场
白宝山在北京、河北、新疆所犯的系列涉枪案件,因其受害者众多,其中包括军人和警察,且牵涉京、冀、新三地,引起了公安部的高度重视。警方成立了专案组,全力侦破此案。
在侦查过程中,警方通过对案发现场的仔细勘查、对证人的走访以及对各类线索的分析,逐渐对白宝山的犯罪轨迹有了清晰的认识。
直到新疆枪案现场遗留的弹壳被鉴定认为与北京枪案现场遗留的弹壳具有一致特征,数十起案件并案后,白宝山才走入警方的视野。1997 年 9 月 5 日,白宝山在北京家中被抓捕归案。面对警方的审讯,他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
1998 年 3 月 3 日,白宝山被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1998 年 4 月,白宝山被执行枪决,这个曾经让全国人民恐惧的杀人恶魔,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白宝山的案件,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悲剧。他从一个普通的人,因为童年的阴影、法律意识的淡薄以及对社会的错误认知,逐渐走向了犯罪的深渊,最终成为了杀人狂魔。
他的行为不仅给受害者及其家属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给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这起案件警示我们,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同时,社会也应该给予每个人公平公正的对待,加强法治教育,让人们知法守法,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参考资料:白宝山 (中国 90 年代末多起重大抢劫杀人案主凶)_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