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100亿元的成都海事交通职业学院,2025年说停建就停建了。



半年前成都有关方面还表示,投资100亿元的海事职业学院项目已签约,正进行规划设计方案编制。

目前成都官方却宣布:成都海事交通职业学院项目正在进行解约,后续不再修建。

这些年,高等教育产业化这把火越烧越旺,办大学赚钱,民办大学更赚钱,所以新建大学如雨后春笋般建起来了。

这跟做生意类似,有的动手早的,赚了个盆满钵满,有的却跳到了坑里,银子丢到水里连响声都没有听见。

不止是成都一所新建大学停建,全国还有多所正在建设的高校踩了急刹车。



网上流传以下18所“新大学”被按下了暂停键。

1.海口大学,2024年海南省教育厅回复网友:海口经济学院的各项办学条件,与教育部有关大学设置标准有较大差距,尚不具备可行性,对于新建海口大学目前尚无相关规划。

2.韶关健康职业学院,目前的消息是停建。

3.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目前的消息是,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合作办学项目已终止。

4.香山大学,目前的消息是:根据教育部高校命名规则,不能使用“香山大学”作为筹建高校名称。

5.澳门科技大学(中山),目前的消息是:迄今为止该校仍未实现招生。



6.中山科技大学,目前的消息是:因财政开支压力较大,该校筹建工作进度滞后。

7.广东华侨职业学院,目前的消息是:未将筹建“广东华侨职业学院”列入当地“十四五规划中”。

8.湛江卫生中医院职业学院,目前的消息是:申报的项目没有获得批准。

9.湛江大学,目前的消息是:原则上不受理学校设置事项。

10.揭阳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目前的消息是:原则上不受理学校设置事项。

11.汕头健康护理职业学院,目前的消息是:原则上不受理学校设置事项。

12.云浮康养职业学院,目前的消息是:原则上不受理学校设置事项。



13.珠海大学,目前的消息是:还需要经过复杂的论证和审批过程。

14.贵州省长征艺术职业学院,目前的消息是:未纳入当地教育规划。

15.香港理工大学(佛山),目前的消息是:暂无建设计划。

16.钱学森科技大学,目前的消息是:暂无最新动态。

17.中新应用技术大学,目前的消息是:暂不符合教育部高校设置要求。

18.雄安大学,目前的消息是:没有实质性的建设进展。

除此之外,还有多所211新校区,也不建了!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已与西海岸新区解约,暂无新项目落地。

纸面上的原因是:“目前经贸大学已经确定不来新区落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国际校区项目受限于教育部对高等院校异地办学政策的影响,导致原定的办学计划无法实施。”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拟解除与即墨区签订的建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区的协议。

3.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多年来一直因为生态红线问题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根据武汉新城梧桐湖大学城规划,华中师大地块作为“双一流”高校用地,正在从华中师大和其他“双一流”高校中作选择。梁子湖校区能否继续推进,成为一个未知数。

4.四川师范大学青白江校区,因政策原因,校方暂未获得省上批复。

5.还有吉林的两所高校:一所是长春大学新校区2024年不会搬到中韩示范区。另一所位于长春的吉林艺术学院,其新校区接上级通知,已暂缓建设工作。

为什么多所新建大学“夭折”了,踩了急刹车?



第一,政策和规划调整。

高等教育布局上有明确的规划,如广东省内,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在实现公办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全覆盖后,原则上不再受理新公办高校设置请求。这表明新大学的设立需符合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和整体规划。

第二,经济与资源投入。

新建一所大学需要大量资金和资源,包括土地、基础设施建设等,且需经过复杂审批流程。经济条件和资源分配成为关键因素,尤其是在经济增速放缓和土地资源紧张的背景下。

第三,人口负增长导致生源减少。

中国出生人口下降导致未来潜在生源减少,影响高校招生规模,使得新大学的设立面临生源不足的风险。



第四,教育需求变化。

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更多体现在质量提升而非数量增加,提高现有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成为优先考虑,而非简单扩张数量。

比如河南省的高校数量全国第一,但是优质高校不多,全省只有郑州大学1所211和河南大学一所纯“双一流”,职业大学建的再多,也不受待见。

大环境大气候变了,高等教育产业化也必须要改变。

如果还是盲目上马建新大学,势必造成更大的损失,现在新建大学踩刹车是止损,要不了多少年,一些办学质量差的民办大学包括一些公办大学,都会关门大吉,大学倒闭潮为期不远了。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