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重庆大学的大四学生刘某乔,发表14篇高质量SCI论文(1区5篇、2区9篇)以及获得14项发明专利(3项国家发明专利)引起热议,登上微博热搜。


根据文章的获奖人员信息,刘某乔为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21级学生。曾获“微瑞杯”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西南赛区一等奖。

查询公开资料显示,刘某乔已发表14篇SCI论文,覆盖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等领域,其中5 篇发表于一区期刊(影响因子>10),9篇为二区期刊,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专利涉及新型催化剂制备、环保材料研发等方向。

该校化学化工学院官网显示,刘某乔参与的科研项目均由国家级实验室支持,其导师团队近三年累计获得科研经费超 2000 万元



有网友表示,“如果想大一开始就发14篇SCI,那么,7个学期,每个学期要发表2篇SCI。除去本科学习外,可能所有的时间都要在做实验积累数据分析数据。毕竟,这是化学工程领域,是数据说话不能张口就来。

而且,第一篇论文投出去以后,要马不停蹄投入第二篇论文写作;第二篇投稿后,不管录用与否,要马上启动第三篇写作......如此才有可能在本科7个学期里完成14篇论文。”

仅就论文质量和数量而言,刘某乔的成果可以说已经超越很多高校教师

如此高产高质,刘某乔的表现堪称“天才”,让人不免好奇,这个“天才”到底是如何养成的?

针对大家的疑问,红星新闻记者以刘某乔姓名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之后有了更惊人的发现——自2016年11月8日到2023年6月2日,共计有14项发明专利的发明人中涵盖刘某乔的名字,且申请人均涉及重庆大学

耐人寻味的是,这14项发明专利的第一发明人均非刘某乔。除刘某乔之外,刘某华、刘某龙、陶某元三人均出现在14项专利发明人的名单中。记者在重庆大学官网看到,以上三人均系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发明专利的最早申请时间为2016年,彼时刘某乔尚在读初中的年龄。


SCI论文方面,红星新闻记者同样以重庆大学、刘某乔姓名作为关键词,在“ReseachGate”官网检索看见,确有14篇来自重庆大学刘某乔的SCI论文发表,其中最新发布时间为2024年11月。

不过,在这14篇论文中,刘某乔也均非第一作者。而在多篇论文的作者列表里,也同样出现了重大教授刘某华、刘某龙等

针对刘某乔论文和发明专利引发的网络关注,5月7日下午,红星新闻记者尝试致电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办公室、学院教务处以及该生年级辅导员办公室电话,但均未获得回应。此外,记者也多次尝试拨打刘某华教授电话,但电话持续被挂断。

与此同时,记者也致电了重庆大学党委学工部,并就网友的疑问向接线人员反映。这名接线的工作人员表示:“已记录相关情况,会如实向上级单位汇报。”至于其他情况则需联系学校宣传部门,记者拨打宣传部门电话则未接通。

此外,红星新闻记者搜索发现,根据重庆大学此前发布的一则讲座信息介绍,刘某乔此前取得托福97分、GRE322分的成绩,现已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校的录取通知


不能排除刘某乔是“天才少年”,但目前,就常识来看,刘某乔没有那么神乎其神,可能只是他周边一些拥有学术资源的人,合力打造了这个“天才”

刘某乔最早申请发明专利的时间为2016年,当时还在读初中,由此开始的“学术生涯”和“发明之路”,与刘某乔之后的升学有没有关联刚上大学,便开始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刘某乔到底是“天才少年”,还是赢在起跑线上的“学二代”?

期待重庆大学的彻底调查,及时回应。

来源:科研大匠

声明: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