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以家书为媒的文化宣讲活动在辛店街道玉兰社区开讲。居民们围坐在“清邮艺”特色宣讲工作室,听主理人王清娓娓道来1001封家书背后的岁月温情,厚重的信纸与跃动的时代光影在此交融,勾勒出玉兰社区“文明+文化”建设的独特风景。
玉兰社区深谙“里仁为美”之道,以文化书院为核心,打造全时全域的文化浸润空间。升级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学而”书院书香满溢,“辛胜利”直播间传递时代强音,“名师”宣讲工作室里思想碰撞。社区党委书记许亚琴介绍,这里不仅是文化阵地,更是居民“愿来乐来常来”的精神家园。通过与胜利油田老年大学、图书馆等阵地联动,“一刻钟”文化生活圈悄然成型——年轻人与白发长者共读经典,孩童围坐聆听志愿者讲述红色故事,书页翻动的沙沙声与跨越代际的对话,编织成社区独有的文化韵律。
社区深挖油城人才“富矿”,成立“桑梓人才驿站”,吸纳老石油人、文艺爱好者组建20余支特色团队。书画社泼墨挥毫,手工课巧手生花,而最令人动容的莫过于“清邮艺”工作室的文化深耕。活动当日,王清从泛黄的家书中抽出一封家书,信中朴实的嘱托“为国找油,莫念家安”,引得在场居民眼眶湿润。“这些家书是时代的切片,更是家风传承的载体。”王清表示,工作室已整理千余封家书,通过宣讲让年轻一代读懂父辈的坚守与家国情怀。
玉兰社区以“文明+文化”破题,正让居民生活的每个角落“一路生花”。社区培育出10余个特色文化品牌,手工课让非遗技艺“飞入寻常百姓家”,文化书院里年轻人与长者共品书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课程则播撒文明火种……项目化运作下,每个品牌都有明确的责任人与推进表,文化服务如“精准滴灌”直抵人心。在合唱教室,学员李女士说高兴地说:“社区把文化种进了我们的生活,这样的幸福看得见、摸得着。”
在文化书院内,一幅墨香氤氲的《行香子·德馨玉兰》画卷徐徐展开,词中“德润馨区,书墨歌童”的笔触,恰是东营市文化社区的生动注脚。近年来,东营市整合优化社区文化资源,建设公共文化新空间,不断健全社区文化服务体系、培植社区文化服务资源、提升社区文化治理能力,让居民从“旁观者”成为“创造者”。(大众新闻记者 曹萌萌)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