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硕士学历真的水吗?”关于这个问题相信不少家长跟笔者一样,内心充满了困惑,要说这个学历并不水吧,翻阅海归学历话题的相关评论区,经常能看到这样的评论:

“确实很水,某个亲戚家的孩子,本科就是一个二本,在国内连一本的研究生都考不上,家里有点钱,申请了国外某院校的研究生,国际排名还挺高,听说读研期间过的非常轻松,跟国内本科一样混日子。”

这样的评论不少见,类似的新闻也越来越多,什么某国企拒绝了哪个国家的留学硕士啊,什么某大厂吐槽英国留学生英文水平连高中生都不如啊,可刨去这些舆论的风向,但我们看体制内的录用名单时,却意外的发现:留学生的身影不在少数。



“谁说留学硕士水了?”央行2025录用院校名单出炉,令人看清了现实

以央行为例,作为金融经济类毕业生心目中的“就业天花板”,央行近两年的含金量还在持续攀升,同样是银行类,央行却有着其他银行无法比拟的优势——从去年开始,央行在国考招录工作人员中,从参公编制转为了行政编制。

也就是说,从去年开始,被央行录用的毕业生统一享受公务员的编制和待遇,这也导致央行的进面分数水涨船高,可以预见的是,备考央行已经成了名校学子们“神仙打架”的擂台战。



可令很多毕业生都没想到的是, 在这个鼓吹“留学生学历很水”的环境中,央行的录用名单里海外留学生却并不罕见,有网友根据央行2025录用名单统计发现,留学生多达207人。

不仅如此,根据央行录用院校数据分析,录用者的院校来源中,海外院校不占少数,其中,美国院校数量最多居于榜首,其次是英国院校、澳大利亚院校,而在众多留学生录用者之中,硕士的占比颇高。



以上海分行为例,录用的30人之中有10人都是海归硕士的学历,占比高达1/3。这也让不少网友发出疑问:“谁说留学硕士水了?这不挺有优势的吗?”

不仅央行如此,备受毕业生欢迎的国家电网,也同样不乏海归学子的身影,根据国家电网2025年第一批录取名单显示,单是英国留学生就以96人的绝对优势位居榜首,而曼彻斯特大学更是成为国家电网录用人数最多的英国院校,现实的数据让不少人表示看清了现实。



要知道英国留学学历,几乎是最早一批被吐槽“水”的留学生学历,“英国一年制水硕”这样的说法相信各位读者都不陌生,为何在体制内录用名单中,却有着与舆论风向截然不同的局面呢?

没有真正“水”的学历,只有自身能力不足的人

看似矛盾的现象,其实背后也有着合理的解释,对于体制内招聘而言,不同的岗位对于学历和专业都有着一定的要求,而一旦满足了这个要求,也就意味着所有考生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参赛者。



举个比较简单的例子,一个公务员岗位要求计算机专业的硕士学历,那么只要你满足了这个学历门槛,能够顺利报名、并且成功参加考试的话,无论你是985大学的计算机硕士、还是英国一年制的计算机硕士,哪怕你是国内某二本院校的计算机硕士,在这里,你们的身份都是“计算机硕士”。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留学生硕士毕业后,选择备考体制内的原因,即便在大环境对留学学历有所偏见的情况下,体制内的选拔依旧不带有任何的“有色眼镜”。



所有说回到我们最开始的那个问题——留学硕士真的水吗?笔者认为,用“水”来形容任何一个学历都太过于苛刻了,即便是只用读一年的留学硕士,也需要满足一定的英语水平、且本科成绩达标,否则连申请都过不了。

没有真正“水”的学历,只有自身能力不足的人。只能说现在网络大环境对于学历的评价过于极端了,就仿佛不是985院校的学历就都一文不值了一般,不止留学生学历,二本、普本院校的毕业生,在网上何尝不是备受嘲讽呢?可当一些网友对这些学历进行嘲讽的时候,却没有想过当下的本科率、硕士率,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我们又何必为了傲慢与偏见,就去否认他人的努力呢?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