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营市利津县教育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焦“家校社”环境立德树人,在全市“爱的智慧”育人理念的指导下,创新工作方式,深化实施“名师进社区项目”,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聚焦系统化,构建“1+1+4”工作体系
“1”即“一把手”领衔,将“名师进社区”纳入党组织书记创新项目;“1”即分管党建工作的班子成员亲自带队与社区对接;“4”即高标准遴选学科名师、幼教名师、心理辅导名师、学校特色名师等4大类组建“讲师团”,优先推荐县级以上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学能手中的党员教师。每周到联系社区开展授课、每月开展家庭教育实践活动,普及健康科学的教育理念,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无缝衔接。截至目前,全县共遴选骨干教师132名,开设“社区公益课堂”200余场,参与群众2万余人次。
二、项目聚焦专业化,构建信息“闭环式”流动机制
一方面,“讲师团”到联系社区开展授课,推出了3大类6分支体系课程(3大类:科学教育理念、心理健康指导,党的教育政策;6分支体系课程: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学习方法、学业规划、政策解读、教育成果),建立常态化需求摸底反馈机制,授课前了解居民群众、家长情况和需求,并通过电话、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积极向居民征集家庭教育热点,形成社区居民“点菜”、学校“配菜”、名师“上菜”的常态化运行机制,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最大限度满足群众教育需求。根据收集到的情况组织“名师团”研讨公益课程的内容、形式和授课方法,确定最终方案。同时,在授课的基础上聚焦提升课程吸引力,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典型案例分享等进一步丰富形式,并结合年龄特点,为家长和孩子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服务。另一方面,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近距离倾听群众教育呼声。目前,已经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000余项,全部纳入学校工作会议专题研究改进措施。
三、聚焦精准化,实施“金牌公益课”工程
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探索预约性课程、个性化课程、网络直播课程等融合授课模式,让居民足不出户享受优质课程资源。召开研讨会精心研磨教案,开展“金牌公益课”教案评选,以“绣花”功夫打造一批高质量公益课样板。聚焦联动化,编织三维度“立体式”保障网。设置“名师进社区”教师储备库,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及时将优秀教师纳入范围。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等,为项目落实提供经费保障。纳入党建工作考核,并将工作开展情况作为评优树先的重要依据,最大限度激发讲师团内生动力。
下一步,东营市利津县教育局将继续从凝聚家校社教育合力和倾听社会教育呼声出发,以“名师进社区”项目为行动载体,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宣讲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全县教育成果,深入解读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政策,解答广大家长和学生急难愁盼的教育问题,让广大群众更了解教育、更理解教育、更支持教育,持续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推进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搭建“家校共育”平台,打造同频共振育人新环境,切实提升群众对教育的知晓度、认可度、满意度。
声明
本文来 源于东营市利津县教育局。以 上图 文,贵在分享,版权 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编辑:Sunshine
责任编辑:林美妮
山东教育发布 |
| | | |
投稿/新闻线索/爆料视频
一经采用将获得线索奖励
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