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启动“三统筹、四提升”全域环境整治提升专项行动以来,赵巷镇以“统筹资源、统筹力量、统筹机制”为核心,围绕“环境净化、设施优化、景观美化、管理长效化”四大提升目标,通过党建引领、网格包干、全民参与等机制,以多元主体包干攻坚,系统化推进街面整洁、河湖治理等民生关切问题,持续以“绣花功夫”推进精细化治理,进一步推动城乡生活环境品质提升。


党建引领,包干机制压实责任


赵巷镇以党组织为核心,构建“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攻坚体系。如镇机关党支部将赵华路、赵兴路等7条主干道划分为3个党建网格责任区,采取“分支部包干、党员认领”模式,开展“地毯式”垃圾清理和问题排查,并实时反馈破损设施问题至整治专班闭环处置。


基层社区同步响应,巷崧社区与党群中心组建“红马甲”先锋队,通过党员包片巡查、商户承诺、群众监督形成“发现-处置-问效”闭环管理;新镇居民区党总支则采用“南北分片包干+重点攻坚”模式,深度清理赵重公路沿线绿化带积存杂物,共计解决卫生死角30余处。

靶向攻坚,四大领域精准突破


市容环境整治方面,赵巷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针对跨门经营、乱堆物等顽疾开展高频次巡查,累计整改橱窗张贴50余处、跨门经营60余处,清理无主垃圾20余吨。在沿街商铺通过普法宣传和“门前三包”承诺,引导商户主动规范经营行为。


重点整治户外广告设施安全隐患,拆除违规广告牌33处,清理破损横幅12条,通过“入户宣传+第三方代拆”模式,实现安全隐患动态消除清零。


在农村环境提质上,崧泽村通过创新“1+4+4+N”网格化机制,整治318国道沿线重点区域7处,清理河道问题12个,处理垃圾2.1吨;沈泾塘村则依托“党建+网格化”管理,联动党员、志愿者清理宅前屋后堆物,推动环境治理从“突击式”向“常态化”转变。


针对工地扬尘管控,赵巷镇坚持强化30余处工地监管,严查裸土覆盖、车辆清洗等防尘措施,综合行政执法队立案查处违规运输行为7起,从源头遏制污染。

全民参与,共治格局加速形成


环境整治行动注重发动社会力量,赵巷镇积极引导广大居民共同参与,形成“人人参与、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龙联社区通过“提前告知+自主清理”方式,动员居民清除公共绿地违规种菜并补植复绿;赵巷居委会组织爱国卫生志愿者开展病媒防制,清除积水点50余处,从源头减少蚊虫孳生。此外,各村居利用微信群、宣传栏等渠道普及整治意义,发放《责任告知书》500余份。

长效管理,巩固整治成果


赵巷镇将整治行动与重点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河长办牵头建立河道巡查机制,联动金葫芦一区南崧村整改河道及周边区域违规种植、私搭禽舍等问题;依托城管执法局的“城管蓝”党建联盟,持续开展店招店牌、“小五乱”专项整治,推动市容管理精细化。下一步,赵巷镇将深化“智慧治理”应用,如巷崧社区试点“扫码举报+即时清理”模式,实现问题15分钟内响应,确保整治成效。


记者:徐嘉卿(首席基层)

摄影:诸琪

编辑:胡小凡

责任编辑:郭苗苗(首席)

终审:贾彦秋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