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近年来,淮北市杜集区矿山集街道积极围绕“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目标,坚持“筑牢基础、强化管理、激发活力、推动发展”四步工作法,全方位提升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为推动街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筑牢基础,选优配强干部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把选好苗子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严格的标准和程序,确保选拔出的干部政治过硬、能力突出。严格落实村(社区)干部变动备案工作机制,通过动议提名、考察预告、上级备案、区镇联审、推荐考察、讨论研究、任前公示、任前谈话等程序,确保选拔过程的公开透明和公平公正。自2021年换届以来,累计调整补充村(社区)干部3人,招录村级后备干部(社区专职工作者)19人,确保基层工作力量始终充实。选拔过程注重在关键岗位上识别和锻炼干部。通过搭台子、压担子、交任务等措施,促进年轻干部在信访维稳、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关键岗位上快速成长。近三年,累计培养35岁以下部门负责人6名,不断夯实干部队伍力量。
强化管理,提升干部履职能力。紧扣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的实际需求,按照“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采取集中轮训、专项培训、外出观摩、集中学习等方式,结合区级主题培训、街道业务培训、村级兜底培训等培训活动,着重提升干部的政治素质、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积极鼓励干部学历提升,充分运用好学历提升优惠政策,鼓励干部根据自身实际和工作性质,报考实用性强的专业进行学历提升,实现干部学历与能力的“双提升”。严格落实《关于加强村干部队伍监督管理的若干措施》,落实落细村干部日常在岗、请销假等制度,并公开村干部联系方式,确保群众有事随时找得到人,出现问题第一时间能得到解决。通过建立年轻干部监督“护林员”制度,定期摸排岗位廉政风险,及时开展思想教育,全面增强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法纪观念。
激发活力,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列支专项资金用以落实村(社区)干部城乡医保代缴和年度健康体检,为基层干部健康保驾护航。通过多种形式的关怀措施,让基层干部感受到组织的温暖,进一步增强其归属感和责任感。 通过量化考核、评优评先等方式,充分激发干部的积极性。积极落实集体经济发展奖励制度,为符合标准的兑现奖励,覆盖基层干部51人,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大力选拔任用干实事、有实绩、作风好的干部,选拔10余名优秀机关干部、村(社区)干部赴先进地区挂职、观摩学习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等先进经验,旗帜鲜明树立“重实干,凭实绩”的用人导向,有效激发了干部队伍的活力和创造力。
推动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大局。将干部队伍建设与服务乡村振兴大局紧密结合。通过一线工作,切实提升干部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各村盘活土地、房屋、学校等闲置资源,党组织带头先行先试,立足实际,找准发展路径和突破点,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和群众致富,如杜集社区借助闲置的老村部一楼经营制作手工小商品的清风杜集·共富工坊、北山村利用北山小学闲置校舍打造淮香馒坊·共富工坊等。充分发挥优秀党员、文明家庭、各类好人等先进典型和模范带头作用,主动参与村(社区)组织的理论宣讲、文艺汇演、帮扶济困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约1000场次,带头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通过这些措施,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陈幼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