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综合报道】近日,新冠相关话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随着一些网友报告出现咳嗽、嗓子疼等症状,以及歌手陈奕迅因感染新冠登上热搜,不少人担忧新冠疫情是否再次抬头。对此,国家卫健委在5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给出了权威回应。

疾病临床严重性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今年4月(第14周—18周,3月31日—5月4日)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显示,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南方省份(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检测阳性率高于北方省份(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分阳性率上升较早的省份疫情增幅趋缓。

其中,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从7.5%上升至16.2%,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也从3.3%增加至6.3%。

此外,在第18周呼吸道样本主要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率方面,新冠病毒在南方省份与北方省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均排在首位,在15-59岁人群、60岁及以上人群两个年龄组中,新冠病毒阳性率在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也排在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反弹并非突如其来的新疫情,而是新冠病毒感染常规流行节奏中的一次小高峰。数据显示,本轮小高峰的阳性率尚未达到去年21.1%的峰值,且中国疾控中心预计4至5月的疫情波动不会超过2024年夏季,引发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较低。

重症高风险人群应如何防御?

面对新冠“抬头”趋势,多位专家给出了专业解读与防护建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在广州接受采访时指出,这一轮新冠感染整体上可防可控,公众无需恐慌。他提醒,特别是65岁以上或有基础病的高危人群,更应加强防护,一旦确诊应及早用药干预,避免病情进展成重症。

这一轮新冠病毒流行形势会怎么变化?钟南山预测,目前仍处在爬坡阶段,预计6月底前结束流行,持续6至8周时间。他认为,流行毒株XDV传染性还是强的,但是它的致病力相对较弱。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张福杰教授建议,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属于新冠重症高风险人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尽早进行新冠病毒筛查,并在确诊后第一时间就医干预,以降低重症和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安志杰在发布会上介绍,近期部分国家和地区新冠疫情呈小幅上升趋势,但疾病的临床严重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建议大家采取措施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当前出国旅行较多,应当合理安排时间,提前了解并注意目的地疫情流行情况,长途旅行在封闭的交通工具内,建议佩戴口罩,老年人做好个人防护。

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在5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了以下几方面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措施。

一是合理安排出行。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出国旅行较多,公众应合理安排时间,提前了解并注意目的地疫情流行情况。长途旅行中,特别是在封闭的交通工具内,建议佩戴口罩,尤其是老年人更应注意个人防护。

二是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公众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多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毛巾或手肘遮住口鼻,避免用不洁净的手触摸眼、鼻、口等部位。

三是低龄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较弱人群,建议接种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疫苗,以增强自身免疫力。

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建议,家人要及时关注低龄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较弱人群的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咳嗽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就诊就医,以便尽早发现和治疗新冠病毒感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