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本报讯(记者沈静芳 通讯员刘梦琪 陈萌)在黄河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段,曾经密集停泊的无证餐饮船都已消失无踪,黄河重现婉约静谧之姿。“这场‘河道争夺战’终于画上了句号。”望着恢复畅通的河面,九原区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的检察官感慨万千。

作为黄河流域中上游重要节点,九原区的41公里河道不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撑,也是当地农业灌溉的重要水源。然而,这一河段曾长期面临生态危机。2024年,九原区检察院检察官在履职中发现,20余艘无动力船只长期停靠在该河段,有些船主在船上居住甚至经营餐饮生意,未安装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随意堆存。除污染河水外,这些船只长期占用河道,带来较大的行洪安全隐患。

“这些船最早是30年前渔民自发停靠的,后来演变成‘水上大排档’,船只数量从几艘增加到几十艘,垃圾也越堆越多,周围环境不断恶化。”周边村民回忆道。经多次实地调查,并利用无人机航拍取证,该院查明这里共存在非法经营餐饮船8艘、无证渔船20艘及渔民临时居所7户。

2024年9月,九原区检察院对该线索进行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并向属地镇政府发出检察建议。收到检察建议后,镇政府多次与检察机关座谈沟通,一同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方案。

九原区检察院持续跟进,发现整改进展较为缓慢。“河道监管、市场经营、环境卫生等职能分散于多个部门,存在‘多头管、无人管’困局。此外,清理工作涉及餐饮船经营者几代人的生计问题,阻力远超预期。”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凝聚整改合力,九原区检察院相继对所涉行政机关发出有针对性的检察建议。相关行政机关采纳检察建议后积极履职,明确各部门整改清单。

今年1月,随着最后一批垃圾清运完成,困扰黄河九原区段的生态“毒瘤”被成功摘除。此次整改依法清理了非法经营的8艘餐饮船、20艘渔船、7户临时居住的渔民以及20余吨遗留垃圾,河道行洪能力恢复至设计标准。

为确保黄河生态得到长效保护,九原区检察院在清理工作结束后持续关注河道生态状况,定期开展巡查监测。同时,该院推动建立多部门协同治理机制,强化监管责任,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来源:检察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