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军鹏,中粮佳悦榨油厂经理,始终扎根生产一线,用百余项技术革新破解行业难题,以千万级降本增效成果诠释“粮油卫士”的使命担当,近日获评天津市劳动模范。

在渤海之滨的天津港畔,中粮佳悦榨油厂的车间里,机器轰鸣昼夜不息,这里是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生命线”,更是魏军鹏以15年青春铸就的“创新战场”。

2018年,中粮佳悦榨油二厂项目建设进入攻坚期,魏军鹏化身“车间筑巢人”,在设备布局、工艺优化、节能改造等环节建言献策,200余条优化建议化作“施工图”上的每一笔标注。调试期间,他更以“办公室当家”的拼劲,连续10余天驻扎在车间,每天仅休息4至6小时,带领团队攻克设备磨合、参数适配等23项技术难关,创下投产24小时达标达产、48小时达标超产的“中粮奇迹”,这一纪录至今仍是油脂压榨行业的“天花板”。

魏军鹏始终将“粮油安全”视为人生信条。面对精炼一厂调试四级油时真空系统能耗“卡脖子”难题——启动冷冻机耗电量激增,直接补给低温自来水又造成水资源浪费,他连续3天日夜蹲守车间,在设备轰鸣中捕捉到循环水温差这一关键变量,首创“冷却水塔循环水换热降温”技术,实现节水节电双突破,年节约成本20万元。

若说节水节电是“小切口”,攻克磷酸单耗难题则是“硬骨头”。针对一级豆油磷酸单耗长期居高不下的痛点,魏军鹏带领团队从毛油脱胶环节的“加水位置”入手,开展数百次实验,锁定“磷酸稀释”根源,改变加水位置,使磷酸单耗从每吨1.2公斤断崖式降至每吨0.7公斤。这一“毫米级”工艺调整,每年为公司节省成本40万元,更推动“中粮标准”成为行业脱胶工艺的“教科书”。

2015年,魏军鹏将技术革新视野从精炼延伸至压榨全链条:调质塔冷凝水回收、蒸发系统换热优化、DC风换热器热能回收……12项节能改造累计降低蒸汽能耗16.67%,让榨油厂变身“绿色工厂”。

2021年至2024年,魏军鹏以“低碳革命”为目标,对榨油二厂能源系统发起“总攻”:通过优化能源梯度利用、升级热能回收装置、引入智能控制系统,推动蒸汽单耗连续三年下降,跻身全国压榨行业前三甲。他带领团队深挖瓶颈,优化工艺、改造设备,逐一解决蒸汽单耗居高不下的“老难题”。

2024年消溶检修期间,魏军鹏连续工作40余天,带领团队完成换热器升级等12项工程,使蒸汽单耗跃居全国第一,为中粮集团打造“零碳工厂”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天津工人报记者王晓君 通讯员朱丹)

来源:中工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