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惜了,真不敢让人相信。

前阵子还活跃在大家面前的她,因为癌症,永远地离开了。



“国民媳妇”朱媛媛

提起朱媛媛,那真是老百姓心坎里的一位好演员

1974年,朱媛媛出生在山东青岛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据说从小就自带喜感,是家里的开心果。



谁能想到,当初那个可能只是爱模仿大人的小姑娘,

因为一部巩俐的《红高粱》,心里就种下了演员梦的种子。

后来,她凭借自己的努力和那么点老天爷赏饭吃的天赋,



硬是考进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明星班,同学里有辛柏青、刘敏涛、李乃文这些日后响当当的名字。

1997年毕业后,她顺利进入中国国家话剧院,成了一名实打实的一级演员。



朱媛媛的戏路,真是“长”在了咱老百姓的审美点上,那叫一个“接地气”。

“国民媳妇”这顶帽子,她戴得稳稳当当,而且是观众心甘情愿给戴上的。

她和同为演员的丈夫辛柏青,是演艺圈里一对令人羡慕的模范夫妻,



育有一女,家庭生活幸福美满。

所以,朱媛媛这样一位正值艺术盛年、深受观众喜爱、

仿佛就是我们“身边人”的演员突然离开了,那带来的震惊和失落感,绝对是难以估量的。



这不仅仅是演艺圈少了一位好演员,

更是无数从她角色中汲取过温暖和力量的观众,心中会空掉一大块。



15岁患癌少年的最后合影

最让人心头一揪的,莫过于四川南充那位年仅15岁的初三男孩。

本该是憧憬着暑假、期待着崭新高中生活的年纪,却因为身患凶险的肿瘤,生命永远停留在了16岁生日前夕。



更让人泪目的是,在他病重住院期间,为了不让他错过人生中重要的毕业照,

他的班主任和全班六十多个同学,自发组织,将毕业照的“拍摄地”搬到了医院的广场上。



当所有同学排列整齐,重病的他被医护人员小心翼翼地推出来,和大家一起在镜头前留下笑容,

那一刻,闪耀的是超越课本知识的人性光辉,是师生情、同学谊最纯粹、最动人的模样。



无数网友为之动容,称这是“德育最高的一课”,是生命教育最生动的课堂。

然而,命运有时就是这般残酷,男孩的父亲在无尽的悲痛中透露,

儿子在拍完合照的第二天凌晨悄然离世了。



但他会永远珍藏那张特殊的合影,那是儿子短暂生命中,

来自集体最温暖的定格,也是一份永不褪色的爱与记忆。



英年早逝的歌唱家乔鹏飞

年仅四十出头的歌唱家乔鹏飞老师,突然就走了,



让许多熟悉他、喜爱他歌声的人都感到震惊和难以接受。

他可是根正苗红的科班出身,一位真正的音乐才子,

曾师从我国声乐界泰斗金铁霖教授和马秋华教授,

自己也是难得的音乐硕士,曾任总政歌舞团的声乐演员,



其民族唱法尤为出色,嗓音醇厚,情感饱满。

他是中央电视台多档音乐栏目的常客,像《欢乐一家亲》、《我为伟大祖国站岗》这些歌曲,

都曾因他的深情演绎而广为流传,温暖过无数人的心房。

就在去年年底,他还精神矍铄地出现在公开课上,与大家分享音乐的魅力,



谁能想到,仅仅几个月之后,便是天人永隔,阴阳两界。

他的歌声会永远回荡在我们记忆的音符里,但歌者已逝,

留给中国乐坛和广大听众的是深深的惋惜与怀念。



送别“西藏赵本山”扎西顿珠

在遥远的雪域高原,一位深受当地百姓爱戴的艺术家也悄然落幕。

西藏自治区话剧团传来噩耗,著名表演艺术家扎西顿珠老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离世,享年仅仅71岁。



扎西顿珠老先生是国家一级演员,在西藏戏剧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多才多艺,塑造的角色深入人心,被同事和观众亲切地誉为“西藏的赵本山”,

足见其在当地百姓心中的分量和艺术魅力。



他1954年出生于西藏一个贫困家庭,为了改变命运,也为了心中的艺术梦想,

他不远千里来到上海戏剧学院学习,这段求学经历也成为他艺术人生的重要基石。



学成之后,他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投身西藏的文化建设事业,成为了西藏自治区话剧团的表演主力军。



四十余载的艺术生涯中,他在话剧舞台和影视剧中塑造了无数经典角色,为西藏的文化艺术繁荣贡献了一生。

随着年岁渐长,身体状况大不如前,最终还是告别了他挚爱一生的舞台。

他的离去,是西藏戏剧界的一大损失,也带走了一代人关于雪域高原的戏剧文化记忆。



演员隋永清与宋庆龄的不了情

还有一位与艺术和一段特殊历史紧密相连的女性,就是老演员隋永清,

在与病魔顽强抗争后,于5月18日凌晨在北京逝世,享年68岁。

隋永清不仅是原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演员,曾在《海囚》、《小花》、《霸王别姬》等多部经典影片中留下过她的身影,



塑造过诸如《小花》中的丁梅、《海囚》中的女主角姚红,《霸王别姬》里的小豆子娘等角色,

她更有着一个特殊的身份,她是宋庆龄先生警卫秘书长隋学芳的女儿,



自幼在宋庆龄身边长大,被宋庆龄视若己出,是宋先生名副其实的养女,两人情同母女。

宋庆龄先生去世后,隋永清悉心整理和保存了,大量宋先生生前的珍贵物品和文物,

并在2011年成功开办了“遗爱长留,隋永清藏宋庆龄文物展”,



让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珍贵文物得以重见天日,也让更多人能够近距离,了解和缅怀宋庆龄先生的伟大人格和不朽功绩。

隋永清女士的一生,既有作为演员在银幕上塑造角色的光彩,

也承载着一份传承历史情感与文化记忆的厚重责任。



据其子王化在讣告中透露,母亲是在医院第一期化疗期间,经抢救并转入重症监护室后,

未能恢复生命体征而离世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与无法言喻的悲痛。



救援英雄孙振海的生命绝唱

在平凡的岗位上,也有英雄的光芒在燃烧殆尽后悄然熄灭,

根据新闻5月19日的消息,云南蓝天救援队的创始人孙振海队长,因病救治无效不幸去世,年仅54岁。



这位听起来就让人肃然起敬的救援英雄,其实是一位辽宁汉子。

2011年,云南盈江发生地震,孙振海以志愿者的身份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紧张的救援队伍中,

也正是在那时,他与蓝天救援队结下了不解之缘。



之后,他怀着一腔滚烫的热血和对生命的敬畏,在云南发起并成立了蓝天救援队,

从此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这项与时间赛跑、与死神博弈的崇高事业中。

在过去的14年时间里,他带领着他的队伍,无数次出现在国内外重大灾害的救援一线,



总能看到他和他队员们橙色的身影。他们从死神手中抢回了无数鲜活的生命,挽救了无数濒临破碎的家庭。

然而,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和巨大的精神压力,慢慢侵蚀着这位铁汉的健康,

他曾多次突发脑梗。即便后来因身体原因退居二线,参与幕后指挥工作,



他的心也从未离开过救援前线。

最终,这位曾无数次将别人从死亡线上拉回的英雄,却因突发心梗,

倒在了他为之奋斗不息的岗位上。

他的离去,让无数网友自发在网络上留言悼念,

缅怀这位用生命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平凡英雄。



送别微波遥感专家李春升教授

在我国尖端科技领域,同样传来令人扼腕的消息。

5月19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布讣告,

我国著名的微波遥感领域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李春升教授,



在赴安徽合肥参加学术会议期间,不幸与世长辞,享年63岁。

李春升教授是我国微波遥感领域多个核心专家组的副组长、专家,更是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

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我国的航天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关键时期,李春升教授积极投身雷达与导航专业,



多年来始终坚守在科研第一线,先后主持了一系列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

为我国跨越式发展做出了无与伦比的重大贡献,一步步将中国航天科技推向了世界前列。



然而,正如讣告中所言,由于近些年不断消耗心血,李春升教授的身体已经多次发出警告,

但他依然以惊人的毅力战斗在科研一线。

他无比热爱北航,始终关心学校发展,将毕生心血都倾注在了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上。



他的溘然长逝,是中国科研界和教育界的一大损失。

每一次告别,都是一次深刻的警醒,让我们更加敬畏生命的无常,也因此更加懂得热爱生活的日常。

唯有握紧手中的每一缕阳光,珍惜眼前的每一个人,



用心去创造和体验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才不负这仅有一次、无法重来的生命旅程。

愿逝者安息,生者前行,带着他们的那份热爱与未竟的梦想,更好地活下去。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2025-5-21

京报网2025-5-19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