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三个未成年杀人犯的事件余波尚在,如今竟又有一件惨绝人寰的大事发生。

2021年,河北邯郸的王某山去世,因为王某山与妻子育有五个女儿,在重男轻女的农村,极容易被人“吃绝户”;

王某山家也因此和哥哥王某东家存在耕地、宅基地等经济纠纷



王某山下葬后,同年3月因为违规土葬被举报,因此将坟地迁到了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某地,也就是王某山的妻子娘家姐姐所属的一片耕地上。

在23年5月的时候,因为经济矛盾,两家又爆发了几次冲突,王某山的女儿将王某东的妻子殴打致轻微伤,因此被王某东怀恨在心

后来在11月他先是尾随几个上坟的侄女,得知了王某山的坟地所在;

而后购买了两箱组合烟花,用了整整七个月的时间,将两箱烟花中的火药逐步剥离,自制了一个爆炸装置



24年12月20日王某东用一个绿色编织袋将爆炸装置放在了吸污车的后方,开车将爆炸装置埋在了王某山坟地附近。

2025年1月31日,王某山的三个女儿结伴上坟,在坟前烧纸钱时,燃烧的火焰点燃了王某东预先埋下的引线;

一声爆炸过后,三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倒在了父亲的坟前

而这个时候,她们的亲大伯王某东就站在远处,抽着烟看着她们被活活炸死!



这个穷凶极恶的杀人犯,那时候心中到底是报复的爽快,还是惋惜于王家女儿有两个在外地不能过来,没有将自己亲弟弟的后代一网打尽?

这一惨案,直接导致了一位母亲失去了三个孩子,而母亲知道后,每日都是以泪洗面,恨不得将凶手千刀万剐。



据悉,王家这三个女儿中,一个正准备结婚,还有一个毕业于重点大学,正在法院工作,前途无量。

这样的暴行,值得一个“死刑立即执行”,这不但是王家人的诉求,同样也是众多关注此事的网友们的呐喊。

相对剥夺感

说到底,这件事还是因为“人心不足蛇吞象”;

王家的五个女儿,本该合理合法地继承家中的宅基地,没想到这些宅基地却早被大伯从主观上划到了自己名下

纵观近年来的新闻媒体,这样对他人的金钱和资源表现出“超强占有欲”的例子并不少见。



2023年,湖北十堰某地,就有五个兄弟对簿公堂,要求平分家中父母留下的遗产。

据悉,这对父母本来育有六个孩子,长子先行去世,父母留下的一片40余亩的山林被政府征地,赔偿了180多万元

因为这片山林一直归二哥打理,所以他竟理所当然将这笔款项收归己有;

法院判决各个法定继承人按照比例继承这笔款项后,二哥居然拒不执行,而是悄悄将钱转到了儿子的账户里

直到执行法官冻结了其儿子的账户,他们才愿意低头,拿出款项来分给其他兄弟。



这其实就是一种“相对剥夺感”心理,指的是个体或者群体通过与参照物进行比较,察觉到自身处于不利地位时所产生的负面情绪。

这样的相对剥夺感的源头太过主观,只是依据个人感知来界定,这就是为什么会发生“升米恩斗米仇”这样的事。

攻击本能

在平常人看来,即便利益分配上产生落差,那也是自己本来该得的,稍微缓一缓心情就好。

若有脾气暴躁者,发泄一通也实属正常;可预谋了将近一年,用七个月的时间实施犯罪,这已经超脱了一个普通人的常理



根据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攻击本能理论”,个体的攻击行为是一种本能冲动,当感受到外界的威胁后,个体就会出现这样的本能反应。

而根据多拉尔德、梅尔、米勒等人延伸出的“挫折——攻击理论”;

当个体的行为、目标、期望遭到阻碍或挫折后,就有可能引发攻击和侵犯性行为。

挫折越大、有可能产生的攻击行为就越强。

例如:穷困个体可能遭遇的挫折较多,产生的攻击行为也会比富裕人群多;

青少年心思敏感脆弱,主观上遭遇的障碍也很多,也比成年人容易出现攻击行为。

但这些并不是犯罪的理由,攻击行为是个体无法良好的自我约束的标志,理应受到法律的惩罚

家庭关系与冲突

我们总有疑问:“为什么越亲近的人反而越会背后捅刀?”

因为血缘关系总会模糊利益上的冲突,让某些群体以为血缘就是合理合法侵占他人利益的渠道。

记得曾经有一个朋友曾吐槽过这样的烦恼:

她大学毕业后找了一处房子,和自己的闺蜜一起合租,两个人一起买菜做饭;

房租水电生活费都是AA制,每一分钱都算得清清楚楚,偶尔吃大餐喝奶茶也是轮流互请



如此生活了一年多,两个人相处得特别愉快。

不过最近,闺蜜因为工作变动离开了这座城市,这时候,朋友的妹妹刚好毕业,来和姐姐住在了一起

这下子两个人的钱可算不清楚了,朋友作为姐姐,在妹妹没工作的时候多照顾一些是正常的;

可是一个人负担房租水电和生活费,也实在是有些太吃力了。

好不容易等妹妹上了班,家务也分不均、生活费也不够用、经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

在温暖包容的家庭环境中,父母亲人就是你的“安全港湾”,无论是哪个家庭成员,你都能从他们身上获取到力量。



而在斤斤计较、只在乎蝇头小利、没有边界感的家庭中,说不定远离你乱七八糟的亲戚,专注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王道。

这件惨案映射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是社会的警钟;

如何扭转对农村女性不能继承宅基地的刻板印象、如何防止这样因为利益纷争造成的悲剧重演

我们无法预知,只能希望逝者安息,犯罪者得到惩罚;愿每一个幸福的家庭都能脱离暴力与冲突,变回它原本应有的模样。

-The End - 作者-专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