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作为汽车行业从业人员,上海汽车博物馆近期开幕的“勇毅前行——中国汽车拓疆者饶斌”主题展不容错过。这位时任机械工业部部长和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在上世纪80年代呕心沥血,为中国汽车产业指明了方向,换来如今中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
一封信,开辟试验田,蹚出一条路
在展览中,能看到40多年前,饶斌推动中德合作及上汽大众合资合营的老照片和珍贵手迹。其中有一封饶斌于1982年写给时任大众汽车董事长哈恩的亲笔信,信中一句“在这个合资企业有竞争力之前,我们将不考虑搞第二个同样性质的轿车项目,如果将来需求量增加,有必要增加产量,我们将优先考虑扩大与大众公司合作。” 就是这封信,打消了大众汽车对合资的最后顾虑,为上汽大众项目的推进起了决定性作用。
1984年10月10日 上汽大众合营合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饶斌和哈恩分列前排左三、左二)。之后,上汽大众以“一代神车”桑塔纳为起点,开启了合资1.0阶段。在桑塔纳国产化的过程中,饶斌表示:国产化要尽可能快,但质量标准必须坚持。在实现桑塔纳国产化率快速提升的同时,以饶斌为代表的老一辈汽车人还为上汽大众与中国汽车产业链奠定了“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
从后往前看,饶斌以前瞻战略眼光推动了中外合资破局,促成了中国首例规模化轿车合资企业的成功落地。而上汽大众,则为中国轿车工业开辟出一个试验田,蹚出来一条路,通过中外合资模式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其成功经验成为往后跨国汽车集团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的典范,助力更多的世界级汽车品牌进入中国;推动了中国现代汽车工业体系的加速成型,见证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从无到有”的飞跃式发展过程。
从合资1.0到2.0,饶斌的理念依旧
随着时代的发展,饶斌所倡导的“外引内联”,如今已升级为“全球合作、本土深耕”。从合资1.0“技术引进”到合资2.0“美美与共”阶段,上汽大众通过中外方的协同创新,正是这一理念的延续。从2025上海车展亮相的ID. ERA、奥迪E5 Sportback等新车都能看出,拥有“德国品质+中国智慧”的上汽大众将持续推动中国乃至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
技术层面上,上汽大众中德双方各取所长,在底盘调校、动力总成和安全标准层面,传承德系基因,在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和三电技术领域发挥中国优势;生态层面上,不断扩充智能科技生态朋友圈,集各家之所长,激活本土化创新基因,给出“懂你所需”的解决方案。至于在品质、安全、服务体系方面上,上汽大众依旧坚守品质,坚持长期主义,确保质量传承,并通过制造体系升级和服务闭环打造,希望始终成为中国消费者值得信赖的出行伙伴。
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在饶斌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指引下,上汽大众用40多年书写了跨国公司与中国市场双向奔赴、互利共赢的“合资1.0”佳话。在接下来的“合资2.0”阶段,上汽大众将以先进技术为重点,共同赋能合资企业,重新锚定用户需求,让“德系品质+中国智慧”这一强强联合的组合推动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