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李老师,您这笔钱金额较大,需要提供资金来源证明。"
银行柜员面无表情地说道。
李明远眉头紧锁,满脸不可思议:"这是我教书四十年的血汗钱,为什么要证明?"
六十五岁的退休教师李明远没想到,自己一辈子勤俭节约存下的五十万养老钱,竟在晚年面临"取不出来"的窘境。
银行那道看似简单的程序,却成了一位老教师最深的心痛。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老教师又是如何应对的?
李明远是市第一中学的退休语文教师,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了四十年。
从二十几岁的年轻小伙,到如今两鬓斑白的老者,他见证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成长,也积攒下了人生最宝贵的财富——知识和尊严。
退休后的李明远生活简朴,每天早起读书、散步、偶尔辅导邻居家的孩子功课。
妻子王淑芬也是退休教师,两人的退休金加起来刚好维持日常开销,但他们很知足。
然而最近,李明远心事重重。
他摸着自己略显浑浊的右眼,叹了口气。
医生说他的白内障需要手术,加上妻子有轻微的心脏问题,两人的医疗开销开始增加。
更重要的是,他们想在市区买一套小点的房子,离医院和儿子家都近一些,方便晚年生活。
"老伴,我们得取点钱出来了。"一天晚饭后,李明远对妻子说道。
"你是说那笔钱?"王淑芬停下收拾碗筷的手,望向丈夫。
李明远点点头。那是他们夫妻俩几十年来省吃俭用存下的五十万,一直存在建设银行,是他们的"养老金"。
这笔钱对普通工薪家庭来说并不算小,却凝聚着两位老人一辈子的心血。
"明天我去银行看看。"李明远说,"应该很快就能取出来。"
第二天一早,李明远穿上他最整洁的深蓝色衬衫,带上存折和身份证,信心满满地去了银行。
他跟这家银行打了二十多年的交道,几乎所有工资都存在这里,对这家银行有着特殊的信任感。
银行大厅里人不多,李明远抽了号,安静地等待叫号。
他看着周围熟悉的环境,回忆起第一次在这里办理业务时的情景。
那时他刚参加工作不久,第一次领到工资,激动地跑来开户。
如今几十年过去,他已经是满头白发的老人了。
"李老师!真是您啊!"一个熟悉的声音打断了李明远的思绪。他抬头一看,是银行经理陈志强,他以前的学生。
"小陈啊,好久不见。"李明远笑着站起来,拍了拍陈志强的肩膀。
"您怎么亲自来了?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陈志强热情地问道。
"我想取点钱,买房子用。"李明远简单地解释道。
"那简单,我让柜员优先给您办理。"
陈志强立刻安排李明远优先办理业务。
这个小插曲让李明远心情更加愉快。
他走到柜台前,将存折和身份证递给年轻的女柜员:"你好,我想取五十万。"
女柜员接过存折,核对了信息后,脸上露出了迟疑的表情:
"李先生,您要取这么大一笔钱,需要提供资金来源证明。"
李明远一愣:"什么证明?"
"就是这笔钱是如何获得的证明材料,比如工资单、奖金凭证之类的。"女柜员解释道。
"这是我四十年工作积攒下来的钱,都是工资和奖金,怎么会有什么特别的证明?"李明远不解地问。
"对不起,李先生,这是银行新规定,大额资金需要提供来源证明,以防洗钱和非法资金流动。"女柜员公式化地回答。
李明远皱起眉头:"我存了二十多年的钱,从来没听说过要什么证明。
再说,我是退休教师,哪来的非法资金?"
"规定就是规定,如果没有相关证明,我们无法为您办理大额取款业务。"柜员的态度开始变得生硬。
这时,陈志强走过来询问情况。
李明远解释后,陈志强有些为难地说:"李老师,确实是新规定,但您可以提供退休证和最近几年的银行流水,应该就可以了。"
李明远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不快:"好吧,我回去准备材料。"
回到家,李明远将情况告诉了妻子。
王淑芬安慰他:"没关系,我们准备好材料再去。"
第二天,李明远带着退休证、近五年的银行流水和工资卡再次来到银行。
这次接待他的是另一位柜员,看起来更年轻。
"李先生,您的材料不够完整。"
新柜员检查了材料后说,"这笔钱是长期积累的,我们需要更详细的证明。
最好能提供历年的工资单和完整的存款记录。"
"我教了四十年书,你让我拿四十年的工资单?那都是纸质的,早就没留着了。"李明远有些激动。
"那您至少要提供一些房产证明或其他资产证明,证明您有能力积累这笔钱。"柜员继续说。
"我是教师,没有什么房产投资,就这一套住了三十年的老房子。"李明远感到心累,"我的工资卡不就是证明吗?"
"工资卡只能证明您近期的收入,无法证明这五十万的来源。"柜员坚持己见。
李明远感到一阵无力。
他没想到取自己的钱会这么困难。
在他的观念里,钱存在银行是最安全的,需要时随时可以取出来。
可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接下来的一周,李明远往返于家和银行之间。
他翻箱倒柜找出了所有可能有用的证明材料:
老旧的获奖证书、荣誉证书、曾经的特级教师津贴表、甚至是学校颁发的奖金单据。
但每次去银行,总会有新的要求等着他。
"李先生,您提供的这些材料年代太久远,无法确认真实性。"
"李先生,您需要提供更多近期的收入证明。"
"李先生,您的存款记录有几次大额存款,需要说明这些钱的来源。"
每次回家,李明远都显得更加疲惫。
王淑芬心疼地看着丈夫,却也束手无策。
"老李,要不我们分批取吧?每次取一小部分。"王淑芬提议。
"那得取到什么时候去?而且现在取小额也要各种证明。"
李明远摇摇头,"我不明白,这是我们自己的钱,为什么取起来这么难?"
一天,李明远在银行又一次被拒绝后,碰到了以前的同事张教授。
"老李,你怎么了?看起来不太好。"张教授关切地问。
李明远苦笑着讲述了自己的遭遇。
张教授听完后,拍了拍他的肩膀:"现在银行对大额资金流动管控确实严格了,但也不应该为难你这样的老实人。
这样吧,我介绍你去找我认识的律师咨询一下。"
在张教授的帮助下,李明远见到了律师刘强。
刘律师听完情况后,解释道:"李老师,银行有权要求客户提供大额资金来源证明,这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措施。
但同时,他们也应该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一味拒绝。"
"那我该怎么办?"李明远问。
"先写一份详细的资金来源说明,然后请银行开具一份证明要求清单,看看他们到底需要哪些材料。
如果他们的要求不合理,可以向银监会投诉。"刘律师建议道。
李明远照着律师的建议行事,写了一份详细的资金来源说明:从什么时候开始存款,每月大概存多少,特殊奖金从何而来等等。
然后他再次来到银行,要求柜员提供一份明确的证明材料清单。
这次接待他的又是那位年轻的女柜员。
她看着李明远递过来的资金说明,仍然面无表情:"李先生,您的说明缺乏支持证据,我们无法接受。
至于您要求的清单,我们没有统一格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李明远强忍着怒气:"那你们到底要什么证明?为什么不能明确告诉我?"
"如果您无法提供足够的证明,建议您可以咨询一下我们的理财经理,考虑其他投资方式。"
柜员像是没听到李明远的问题,自顾自地说着套话。
这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另一位正在整理文件的年轻柜员小声嘀咕道:"这么大岁数了,突然要取这么多钱,谁知道是不是被骗了呢?现在老年人被骗的案例太多了。"
虽然声音很低,但李明远听得一清二楚。
一瞬间,他感到一阵强烈的屈辱感涌上心头。
他教书育人一辈子,桃李满天下,如今却被当成了潜在的诈骗受害者?
更可笑的是,他只是想取自己的钱而已。
"你说什么?"李明远声音颤抖,脸色苍白。
那位小声嘀咕的柜员似乎没意识到自己被听到了,愣了一下,然后迅速低下头继续整理文件。
李明远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我想见你们经理。"
片刻后,陈志强匆匆赶来。
看到李明远脸色不好,他连忙问道:"李老师,出什么事了?"
李明远将刚才的事情告诉了陈志强,包括那位柜员的小声嘀咕。
陈志强脸色一变,立刻向李明远道歉:"李老师,真是对不起,我会严肃处理这件事。
至于您的取款问题,我会亲自协调,尽快给您答复。"
但李明远已经不再抱有希望。
他只是平静地说:"小陈,我知道你为难,但这是我的钱,我有权利取出来。
如果银行再这样为难我,我会考虑其他途径解决问题。"
离开银行,李明远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在附近的公园长椅上坐了很久。
秋日的阳光照在他身上,却驱散不了心中的寒意。
他想起了自己的教师生涯。
四十年来,他教会学生们诚信、正直、勇敢,教会他们面对不公时如何坚持自己的权利。
而现在,他自己却陷入了这样的境地。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号码。
"请问是李明远李老师吗?"电话那头是个陌生的男声。
"我是,您是?"
"李老师您好,我是建设银行总行客户服务部的王伟。
我们接到您的投诉信息,想了解一下情况。"
李明远愣住了:"投诉?我没有投诉啊。"
"是这样的,我们看到网上有人发布了您的遭遇,引起了不少关注。
按照流程,我们需要了解情况并及时处理。"王伟解释道。
原来,李明远不知道的是,他在银行的经历被一位正好在办理业务的市民拍下来发到了网上。
视频中,一位白发老人手拿存折,无奈地站在柜台前的画面,配上"退休教师存款50万取不出"的标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虽然视频中没有显示李明远的脸,但银行内部很快确认了这位客户就是李明远。
"李老师,非常抱歉您遇到了这样的困难。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取款申请,您什么时候方便再来银行一趟?"王伟的语气十分诚恳。
李明远沉默了一会儿:"我需要考虑一下。"
挂断电话后,李明远陷入了沉思。
这件事情的走向完全出乎他的预料。
他本想安安静静地取出自己的钱,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风波。
回到家,王淑芬看到丈夫的表情,就知道事情又没解决。
"老伴,怎么样了?"她关切地问。
李明远将事情经过告诉了妻子,包括那通莫名其妙的电话。
"这是好事啊!"王淑芬惊喜地说,"银行总行都关注了,肯定能解决问题。"
"但我不喜欢这样。"
李明远摇摇头,"我只是想取我自己的钱,不是想闹出什么新闻。"
"可现在情况变了,"王淑芬劝道,"既然有人帮你说话,为什么不接受呢?"
李明远没有回答。他走到书房,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厚厚的法律书籍,这是他退休后开始阅读的兴趣之一。
他翻到关于银行业务的章节,仔细阅读起来。
晚饭后,李明远拨通了刘律师的电话,向他咨询了一些法律问题。
通话结束时,李明远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第二天一早,李明远再次来到银行。这次不同的是,他带来了一个厚厚的文件夹。
陈志强一看到李明远进来,立刻迎了上去:"李老师,您来得正好。
关于您的取款问题,总行已经批准了特殊处理。
您现在就可以取钱,不需要额外证明了。"
李明远微微一笑:"谢谢,但我还是想按照正规流程办理。"
他从文件夹里取出一沓资料,整齐地摆在柜台上:"这是我准备的证明材料。"
陈志强有些诧异,翻看了一下资料。
第一份是李明远手写的存款历史和来源说明;
第二份是他找到的部分老工资单复印件;
第三份是退休证和教师资格证;
第四份是他这些年来的获奖证书和荣誉证书复印件;
最后一份则是一份律师声明,确认李明远提供的信息真实可信,如有不实,愿承担法律责任。
"李老师,其实您不需要这么麻烦..."陈志强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规矩就是规矩。"李明远平静地说,"我想这些材料应该足够证明我的存款来源了。"
陈志强仔细检查了材料,点点头:"足够了,我这就安排柜员为您办理取款。"
这时,总经理也赶来了,亲自向李明远道歉,并承诺会改进服务流程,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当柜员将五十万现金清点完毕,准备交给李明远时,李明远却说道:"等一下,我还有一个要求。"
"我要求见当初那位怀疑我的年轻柜员。"李明远的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