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繁庞杂的信息海洋里,信源的质量,一贯是信息质素的决定性因子。在很多关键时刻、重大事件中,官方发布会的召开,起到了重磅发声、一锤定音之效。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名场面”,每每令人印象深刻。而作为那些经典案例的一部分,新闻发言人这一群体所扮演的角色,引人瞩目。
近日,第四届中国新闻发言人论坛在北京举行。这不仅是业内人士的业务交流,更是围绕新闻发布事业的深度互动。时至今日,新闻发布的形式、渠道不断拓展,新闻发言人的人员结构、履职方式,也不断多元化、多样化。种种变化其实都传递了一个信息,那就是新闻发布工作越来越重要、新闻发言人越来越重要。
3月25日,第二届金熊猫奖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图据四川发布
“新闻发言人”“新闻发布工作”为什么重要?也许,答案就在题面上。
“新闻”越是杂芜,就越是需要确定性。现代社会,流量系统、社媒平台,深度重塑了信息流的生成和走向。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是,“新闻”变得泛滥化、碎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供给几乎是无限的。在此背景下,新闻供给侧的主力军、正规军,必须担起责任、积极履职。这不仅需要主流媒体以更高标准严肃调查、准确报道,同样需要各地区、各部门主动强化新闻发布。以此来增强权威信息供给,这也是一个为混沌信息市场注入确定性的过程。
“发言”越是轻易,就越是需要冷静、持重的力量。“发言”不同于“发布”,既然是“发言”,就必然是以特定的态度、立场、策略来“发布信息”,这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合而为一。近年来“网络发言”经常是“观点跑在事实前面”,每每捕风捉影、夸大其词,更有甚者听风就是雨,动辄剑走偏锋、煽动情绪。在公共热点事件中,此类“发言”不但不能解疑释惑,反而经常推波助澜、激化舆情。要对冲这类不负责任的发言,就一定要扩大“权威发言”“理性发言”的声量。而这,恰是新闻发布工作的应有之义。
“人”的人格魅力与创造性,成为新传播形势下的胜负手。其实,官方信息发布,已有官网、政务号等多种管道,为什么还需要“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这其实就是强调“人”的生动性、感染力。鲜活饱满的形象、抑扬顿挫的发言、随机应变的对答,甚至是一个微笑、一次皱眉,哪怕是舌头打结的失误,都是真实的、可感的,内含着某种说服力。在新的舆论传播玩法下,这些都可能被剪成一个个切片视频,被广泛转发、出圈破壁。要人格化而非格式化,要IP化而非程式化,新闻发布,有影响力才有引导力。
发布会重要,却越来越“难开”,甚至近年不少人有“翻车焦虑”。但“翻车”有因,新闻发布最忌这些问题。
缺位失语,错失发声良机。有些地方对新闻发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把发言人当作可有可无的“边缘角色”,日常“隐身”,关键时刻“缺位”,涉重大舆情关切时,即便已经“全网刷屏”,有关部门还在“等请示”“写通稿”。“怕说错”,实质上是担当意识不强、治理理念滞后,信息解读权拱手相让,只能是放任次生舆情发酵。
自说自话,群众听而无感。有单位把发布会当作“例行公事”,重管理轻沟通,内容针对性不强、贴近性不够,台上念报告说成绩,台下提问照本宣科,最终产出“媒体不关注、群众不爱听”的无效信息。这种“公文式发布”与全媒体时代“网感化传播”的要求背道而驰,越“发布”越损好感。
光说不做,说了也是白说。有单位拿发布会当应对舆情的唯一工具,话术成套、行动寥寥,工作不协同,导致说了不做、只承诺不执行。这样的新闻发布,看似能解得了一时的困惑,实际是拿着发布会乃至机关单位的权威性为懒政背书,长此以往,反会积淀更大的不理解。
全媒体时代,新闻发布会早已不再是“你说我听”的“独角戏”,而是多方互动、万众监督。提升发布会的效能,更加需要系统作战、制度守护。
发言人不是“一个人”。一方面,发言人代表的不仅是一个人,而是事关单位和组织公信力,必然要强化责任担当,提升综合能力,俯下身子,了解民意,提升媒体素养,让政策传播既精准又有温度和力度。另一方面,发言人之责,也不在“一个人”,应有完善的制度机制支撑、有力的机构团队保障。如,进一步强化信息汇集制度,保障发言人能了解全面情况、掌握重要信息;建立多形式发布制度,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发布会、吹风会、媒体采访、新媒体发布等多种形式。
发布会不是“一场会”。提升发布会效果,功夫在日常;赢得群众信任,功夫在发布之外。既要注重发布会的组织策划,也要延伸工作链条,加强发布后跟踪互动,持续解疑释惑,让权威声音触达更多受众;既要重视发布会,更要强调实际工作与新闻发布的协同联动,宣传部门与各地区各部门相互策应,说得好与干得好协同共进,才能确保最佳社会效果。
5月14日,资阳市“乡村全面振兴·镇在行动”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安岳县石羊镇园门村蔬菜基地举行
新背景下的新闻发布工作,既是制度命题,更是人心工程。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敢于在舆论浪尖“亮剑”,善于用百姓语言“破圈”,勤于以制度创新“筑基”,新闻发布会方能真正成为展示形象的“金名片”、凝聚共识的“强磁场”。
本期话题
你更愿意听什么样的新闻发言?评论区聊一聊~
【本文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撰文/刘志杰 蒋璟璟编辑/梁庆 责编/谢梦 马艳琳 审核/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