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多哈世乒赛男单赛场,王楚钦与中国香港选手黄镇廷激战正酣,当王楚钦以3比0领先时,第四局,裁判判了他一个发球违规,王楚钦从容示意申请TTR(Table Tennis Review)鹰眼挑战。只见屏幕上投出垂线轨迹,这是一个完美的发球,主裁判当即宣布:“挑战成功。”
现场欢呼声响彻场馆,也让首次亮相的世乒赛TTR视频回放系统再次成为焦点。球迷纷纷议论,王楚钦诠释了什么叫“我的眼睛就是尺”。
高科技的引入,是为了让乒乓球赛事更精准、更公平、更精彩。而将视频回放系统带到世乒赛场的,是一家体育人工智能高科技企业打造的“中国鹰眼”。
王楚钦昨晚再次挑战成功——网络图
乒乓球鹰眼时代启幕
这不是王楚钦第一次在发球判罚中 “用科技自证”。本届赛事首轮,他就曾凭借TTR系统推翻发球违规判罚,视频回放清晰显示其抛球角度完全合规。两次挑战成功的背后,是一套由中国企业瑞盖科技自主研发的“中国鹰眼”系统,它如同赛场上的 “数字裁判”,用毫米级精度还原每一个争议瞬间。
追溯这套系统的起源,要回到2019年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男双赛场林高远/梁靖崑对阵庄智渊/陈建安时,首次启用的视频回放系统(1.0版本)虽显稚嫩,却埋下了科技赋能公平的种子。国际乒联竞赛总监维基当时的评价颇具前瞻性:“国际乒联始终致力于推动现代化乒乓球运动,我们认为TTR是带来积极变革的一种方式。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一个公平、透明和有效的系统来减少人为失误或不确定性,我们相信这将使球员、球迷和裁判员都受益。”
借助高精度追踪技术,提供精准的球路追踪和即时回放功能,并由视频裁判进行审核,裁判有权根据证据推翻原判。如今,这套由体育人工智能高科技企业——中国瑞盖科技打造的升级版系统,正将这份愿景变为现实。
首轮对阵美国选手,王楚钦的抛球角度仅为24.67°——网络图
科技赋能“中国方案”
在乒乓球领域实现视频回放,远比想象中复杂。“最难的一步,是了解和理解乒乓球的规则,知道鹰眼必须要拍到哪些角度、分析出哪些问题。”瑞盖科技介绍说。
还有很多难题,亦被一一攻破。比如乒乓球比网球小,摄影器材的精度就要提高;要根据乒乓球场地的特殊性来架设摄影机器;因为比赛从早到晚不间断,摄影器材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更高等等。
研发团队深入研读《国际乒联竞赛规则》,针对发球隐藏、擦边争议等十多种典型场景开发算法模型。
其实,最初研发鹰眼,瑞盖科技是为了助力中国乒乓球队训练。早在2018年,中国乒乓球队在黄石集训期间,便使用了瑞盖科技制作的训练系统,将运动员击球的速度、落点和转速,为训练成果做一个量化,提供全面的数据参考。上海乒羽中心引入瑞盖科技的鹰眼数据分析系统已有多年。在上海崇明体育训练基地,乒乓球训练场内架有数台摄像机,大屏幕上即时分析着运动员接发球各项数据。不仅助力樊振东、许昕这样的奥运冠军,也帮助年轻球员全面分析自己的训练水平。
科技重塑观赛体验
2024年,升级版本的TTR系统重回世界乒坛。在成都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上成功试用,按国际乒联的话来说,这一创新凸显了国际乒联致力于利用技术提高体育运动公平性和透明度的承诺。
如今,这款“中国鹰眼”登上了多哈世乒赛的赛场。包括抛球的高度、角度,发球是否隐藏、球是否擦边等等,都可以通过即时的数据分析和视频重现。比赛中,选手或组合每场比赛有两次机会,挑战成功或者复审结果不明确的,将保留剩余的机会,而失败的挑战将导致失去一次机会。视频裁判会使用多个摄像机角度和回放速度来决定是否维持或推翻原裁判的裁决。
2024年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国际乒联图
TTR系统不仅提升了裁判的准确性,更提升了观赛体验。3D动画为赛事转播增强提供了引人入胜的画面,让观众能够更深入了解比赛。
当然,TTR的使用场景,还有待更多比赛检验,裁判员要习惯新的工作流程,而对于球员来说,何时选择挑战,挑战中如何调整心态等问题,也需要去适应。
对于TTR鹰眼系统的引进,王楚钦昨晚表示:“这是给运动员一个自证的机会,不会让裁判误判,也不会让大家误解,用事实证明这个运动员的发球到底有没有问题。”
2025年5月20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2025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1/16决赛中,中国选手王楚钦4比0战胜中国香港选手黄镇廷,晋级16强——新华社图
原标题:《王楚钦:“我的眼睛就是尺”!用科技自证,“中国鹰眼”系统助力世乒赛公平》
栏目编辑:沈毓烨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来源:国际乒联、网络图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陶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