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形式主义的案例,深感‘虚功’误事害己。文件层层转批却无人落实,表面热闹的背后是责任缺失,今后在工作中我将以实绩为导向,真正为群众解难题。”近日,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德厚镇党群服务中心主任范艳丽在参加文山市委党校新任副科级干部进修班培训后深有感触。
据了解,文山州总结并深度剖析近年通报的典型案例,建立本土案例警示教育库,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制作警示教育片等方式,分层分类开展警示教育,筑牢整治形式主义的思想防线。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开展以来,云南各地多措并举强化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
昆明市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设立电话直报渠道,联动纪检监察、组织、巡察、审计、政务服务等部门收集问题线索,并以“四不两直”形式多次深入乡镇(街道)、村(社区)暗访,了解情况、排查问题;同时,对照通报的典型案例,督促各级各部门举一反三整改整治。2024年,昆明市发文数量、开会次数同比分别减少21.58%、10.43%;市级“督检考”计划事项减少了54%。
玉溪市澄江市固定资产投资层层加码,部分经济指标失真;大理州剑川县向乡镇下放行政职权过多过急,导致基层接不住、管不好……云南敢于揭短亮丑,对各地区各部门存在的突出问题不遮掩、不回避,开设“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问题”曝光台,公开曝光典型案例,起到了通报一个、教育一片、警示一批的良好效果。
云南省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云南省坚持把典型问题核查通报作为减负工作的重要抓手,建立多元化线索收集、精细化核查认定、立体化通报警示、长效化整改整治工作机制,每月派出小分队,通过座谈交流、查阅工作资料、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实际情况,对核实的典型问题,采取会议点名、印发文件、媒体公开、拍摄警示教育片等方式进行通报曝光,做到核实一起、通报一起、整改一起。
云南将中央、省级和各州(市)通报的部分典型问题梳理汇总,形成《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选编》,印发全省各地引以为戒、对照纠偏;同时,选取部分案例组织拍摄警示教育片,让相关责任人出镜亮相、现身说责,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强化警示震慑;围绕基层反应强烈的“督检考”过多过频、“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问题,拍摄《凑“数”的政绩》《基层干部“迎检”之困》等3部警示教育片,在相关会议上播放,以“片中事”警醒“看片人”。
据介绍,2024年以来,云南省级层面已通报典型案例7批27个,其中公开曝光4批8个,带动州(市)层面累计通报典型案例43批175个,核查通报质效持续提升、警示教育效应不断彰显。
基层有哪些负担,为基层减负减得怎么样,基层干部最有发言权。昆明市晋宁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李荣斌表示:“相关典型案例既是‘警示录’,也是‘清醒剂’,随着减负工作走深走实,我们基层干部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抓工作落实。”
(本报记者 徐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