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1952年,毛主席在开封视察,刚一下火车,目光在人群中扫了一圈,然后定在一个人身上。
他盯了几秒,突然笑着问:“你去哪了?”
周围的人都愣住了。
站在人群里的那个军官,立刻挺直了身子,敬了个军礼,眼圈微微泛红。
这一幕,让不少人心里犯了嘀咕:能让毛主席在人群里一眼认出来,还当场发问,这人到底是谁?
他叫毕占云,曾是国军连长,后来成了红军特务营长。
更离奇的是,他在长征途中掉了队,硬生生靠着乞讨、化装、打听消息,一路找回了红军队伍。
二十多年过去,他的身份变了,战场换了,但他的信念没变。
这一天,毛主席终于又见到了他。
被逼上绝路,最后只能反了
1928年,国民党“清党”运动搞得风声鹤唳,军队里到处在查共产党人,谁要是被怀疑,轻则撤职,重则直接毙了。
那年,毕占云是国军新八军的营长,算得上是个不大不小的指挥官。
有天,他接到一道密令:他的部下里,有两个连长是共产党人,明早就要枪毙。
这两个连长的底细,他其实早就知道了——教士兵唱《国际歌》,私下宣传革命思想,搞这些事的时候,他也没刻意去管。
可这次上头直接下了死命令,他再不表态,自己都要跟着倒霉。
那天晚上,他把那两个人叫到屋里,摊开密令让他们看了一眼:“明天早上,你们就得掉脑袋。”两人脸色瞬间变了。
他叹了口气,把十几块大洋塞到他们手里:“赶紧走,别回头。”
第二天,发现人没了,上级勃然大怒,立刻要查他的责任。
他装傻充愣:“他们是你们自己任命的,我怎么知道他们要跑?”这句话直接把锅甩回去,上级也不好再追究。
这事算是糊弄过去了,可从那天起,他被盯上了。
很快,他的职位就被降了,带着一群老兵,被调去湘南,专门负责“剿共”。
他心里清楚,这种安排,根本就是让他去送命。
从围剿到投诚
调去湘南后,情况比他想象的还糟糕。
军饷被克扣,部队物资短缺,上级又处处防着他,生怕他投靠共产党。
更别提在湘军里,四川兵本来就被看不起,吃饭都得靠抢。
这些事让毕占云越来越心寒。
他开始琢磨,这国民党到底还值不值得待下去?
就在这时,红军的宣传标语到处都是:“官兵平等,不打人,不骂人!”“欢迎敌军士兵来投红军!”这些标语,他的士兵看在眼里,心里都有数。
终于,他做了个大胆的决定——投奔红军!
但这事不能明着干,得悄悄策划。
他的亲信副官蔡大金被派去联络红军,结果这事被上级察觉了。
就在他和几个连长围着地图研究起义路线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士兵冲进来报告,抓到了一队便衣特务,搜出密信:“明早五点剿灭毕占云部。”
他脸色铁青,明白不能再等了,连夜带着部队突围,赶往红军的接应地点。
就在他焦急等待时,红军陈毅的队伍赶到了,毕占云终于投奔成功。
红军将他的部队编入红四军特务营,由他担任营长。
毛主席、朱德亲自接见,红军战士夹道欢迎。
这一天,他终于加入了自己认定的队伍。
长征途中走散,乞讨活下来
1935年,红军开始长征,毕占云带着特务营掩护主力撤退。
一路上,他带着人拼死战斗,打完就跑,边打边退。
可就在某次战斗中,他的队伍被打散,他一个人落单了。
当时,整个红军都在行军,方向不确定,敌军又四处围剿。
他身上没粮、没钱,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怎么办?
他只能装成藏民、喇嘛,白天藏着,晚上赶路,靠着乞讨和偷听消息,找红军的踪迹。
有时候,他一天只能吃一口干粮,一路上被人当成流浪汉,有时连要饭都没人理。
最绝望的时候,他坐在荒野里,看着天上的鹰,心想自己是不是就这么死在这里了?但他不甘心,咬着牙继续往前走。
终于,他在陕北找到了红军。
可当他出现在部队面前时,战友们完全认不出他了——衣服破烂,头发打结,满身是伤,活脱脱一个难民。
直到他说出自己的名字,现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有人忍不住掉眼泪,连首长都哽咽了。
他终于回来了。
淮海战役的幕后功臣
抗战结束后,解放战争打响,毕占云被调去负责后勤,任务是支援淮海战役。
这场战役,拼的不只是枪炮,还有后勤保障。
他负责组织粮食、弹药、物资,调集几十万担架队,确保前线能一直打下去。
有人说:“淮海战役,老百姓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可没人知道,背后组织这一切的人,就是毕占云。
战役胜利后,陈毅拍着他的肩膀说:“这场仗,你的功劳不小。”
毛主席的那句问候
1952年,毛主席在开封视察,刚一下火车,目光在人群中一扫,然后定在一个人身上。
他笑着问:“你去哪了?”
毕占云立刻挺直了身子,敬了个军礼,眼圈微微泛红。
二十多年过去,毛主席还记得他。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
这个曾经的国军连长,红军营长,长征路上的乞讨者,解放战争的后勤总指挥,终于又站在了毛主席面前。
这不是偶然,是因为他这些年的经历,真的值得被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