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南都记者获悉,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使命-2025”教学式地震救援演练已于20日在江门市蓬江区启动。来自全省7支地震救援专业队伍的458名消防指战员、106辆消防车、5头搜救犬,在模拟“通信中断、道路损毁、电力瘫痪”等极端场景下,展开为期3天的实战救援演练。


演练现场。

演练首日在江门市蓬江区西环路特勤消防救援站及杜阮镇“三旧”改造片区同步展开。模拟场景设定为蓬江区发生6.0级地震,造成大片建筑倒塌、人员被困,震中形成“孤岛”,救援车辆无法直接到达。总队、江门支队立即启动响应机制,迅速调派通信前突分队、地震专业队开展侦察和前期救援。同时立刻启动跨区域增援预案,调派珠海、佛山、惠州、东莞、机动支队地震救援专业队和训保支队战勤保障队前往增援。

参演队伍需徒步挺进灾区,完成2大灾害片区7大救援场景以及山体滑坡、建筑物倒塌、受限空间破拆、横渡绳索、高空救援等10个典型实战科目救援任务。在“建筑倒塌安全破拆救援”科目中,面对6层砖混楼房多层叠压式倒塌,队员综合运用多模雷达生命探测仪开展被困人员搜索定位,利用破拆顶撑技术打开营救通道,成功救出“被困人员”。


建筑倒塌安全破拆救援。

南都记者了解到,此次演练首次采用“教学”模式。21日,总队将通过静态讲解与动态演示相结合的方式,为全省队伍提供标准化范本。其中,静态讲解涵盖规范化成果介绍、专业队建设标准、装备模块、行动基地讲解等内容;动态演示包括指挥部搭建与运维、实战技术全流程演示等环节。演练现场,多模雷达生命探测仪、侦察机器狗等新特装备也一并投入实战测试。总队还将结合典型战例,组织开展地震地质灾害救援新战术战法研讨交流,进一步强化 “教、学、练、战”一体化闭环。

演练参照国家消防救援局地震灾害救援专业队伍能力评定指标,由16个非参演支队的33名测评员,对各参演队伍演练过程中指挥、营救、通信、战保等情况,按照准备、动员、行动、撤离、总结等五个阶段进行全程跟踪测评。

采写:南都记者 马辉 通讯员 粤消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