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姿杉

从微生物发酵技术催生的“三酸一甜”特色食品,到数字技术驱动的DeepSeek数据中心;从承载历史记忆的校园文创,到助力寒地农业的智慧农机装备……第三十四届哈洽会中,作为本届展会唯一高校参展单位,黑龙江大学以“科技赋能 创新驱动 多元融合”为主题,通过“魅力黑大”“科创黑大”“文创黑大”“品味黑大”四大板块,全方位展现学校在新质生产力培育、科技成果转化、文化传承创新等领域的雄厚实力。


黑龙江大学展区。

现场,黑龙江大学校长王敬波在展会现场接受采访时,以“科技+文创”双轮驱动为脉络,全方位解读了黑大如何以“硬核成果”与“创意表达”为龙江振兴注入高校力量。

王敬波翻开桌上的《2025年科技成果选萃》介绍,在农业领域,黑大团队交出了亮眼答卷:与五常合作研发的“黑龙育1号”炒饭专用大米,融合南美稻种优势,米粒颗颗分明、口感筋道,已成为食品加工企业的“新宠”;全国油豆角产业领航团队突破种子研发瓶颈,让东北人记忆中的“油豆角香”走向全国31个省份,实现“从实验室到餐桌”的全链条赋能。

生物科技与智能装备领域同样亮点频出:生命科学学院以优良乳酸菌技术开发的酸菜、酸黄瓜等“三酸”系列功能性食品,不仅登上《舌尖上的中国》,更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规模化生产,远销海外;机电工程学院研发的折叠式滑雪板仅重3.5公斤,折叠后体积缩小60%,兼顾便携性与时尚感;电子工程学院的光纤传感器与智能灌溉系统,已在龙江农田落地应用,为“智慧农业”装上“数字大脑”。


文创茶壶。

走进“文创黑大”展区,文创IP“龙小博”成为焦点。这个身高1.2米的人偶以“龙”元素为灵感,头顶校徽王冠,肚子上印着主楼剪影,配色活泼又具学府气质,设计融合齿轮、冰雪等元素,深受各年龄层喜爱,不仅展现黑大文化,更以可爱形象拉近高校与大众距离,成为传统与创意融合的亮眼符号。

记者发现,“文创黑大”板块以“传统符号年轻化,学术基因潮流化”为设计理念,构建起一座连接历史与当下的“文化实验室”。博古架上的旋转灯、渐变车体贴与校园主题文具吸引参观者驻足。“这些不仅仅是商品,更是黑大文化的‘流动名片’。”王敬波介绍,艺术学院与资产经营公司联合打造的全品类文创矩阵,已开发出办公、家居、潮玩三大系列爆款产品。其中,可折叠的“校徽光影灯”通过激光雕刻技术,将校徽轮廓转化为暖光投影,成为毕业生离校季的“爆款”。

展会现场,黑大展区的洽谈区每日接待众多的企业,光纤传感器、智能播种机等多种技术备受省内外展商关注。正如王敬波所说:“哈洽会不仅是成果展示的窗口,更是链接产业的桥梁。”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文化符号到消费场景,黑龙江大学正以“科技硬核”与“文创软力”的双向奔赴,为龙江振兴书写“高校赋能”的生动篇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