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真正的“平民皇帝”,当初他还在街上当乞丐的时候,就非常喜欢凑热闹。

因为热闹的地方人比较多,要到饭的概率就会更大。

当了皇帝的朱元璋还改不了这个习惯,经常会带两个人去“微服私访”,就为了看看这应天城里有什么新鲜事……



要饭的经验

别看朱元璋当了皇帝,但是有些从小养成的习惯,他总是改不了。

他小的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父母只能将仅剩的一点食物给能干活的大哥二哥吃。

朱元璋要是想活命,只能去街上要饭,希望有好心人能帮助自己。



朱元璋虽然被父母“嫌弃”,但是他并不孤单,因为还有一群孩子跟着他一起要饭。

这些孩子都知道,朱元璋是最会要饭的,跟着他准有好东西吃。

也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是能遇到好心人,这些好心人总会将自己吃剩下的烧饼扔给朱元璋。



其他孩子在街边要饭时,就算饿死都没有搭理,但是朱元璋总能拿到吃的。

孩子们都以为朱元璋是运气好,实则不然,朱元璋靠的可不是运气。

根据朱元璋的观察,这城里只有一两家卖烧饼的地方,而烧饼又是最方便施舍的东西。



这些买烧饼的人,有时候会吃不完一个烧饼,所以他们就会将烧饼扔掉。

而朱元璋便会在这附近“守株待兔”。

除了烧饼摊的附近,还有一个地方也容易拿到吃的,那就是出了事的地方。

喜欢看热闹的人们会挤在那里,乱作一团,而朱元璋他们便能趁此机会“浑水摸鱼”,弄点好东西。



朱元璋靠着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迅捷的动作,成功活了下来,并且救助了几个好朋友。

虽然朱元璋根本不想回忆起这段要饭的经历,但是有些习惯他也改不过来,索性就不改了。当了皇帝的朱元璋出门时,还是喜欢吃烧饼,还是喜欢凑热闹。



遇上大热闹

洪武年间的某天,朱元璋下朝之后便脱了龙袍,让马皇后给他找了一身粗布衣服。

马皇后知道他这是想出去“体察民情”,也没有拦着他,只是让他早点回来吃饭。



朱元璋身边的两个侍卫也都换上了百姓的衣服,他们三人看起来就是进城卖土货的农民。

朱元璋带着两个侍卫上了街,按照惯例,朱元璋要先去烧饼摊吃早饭。

朱元璋询问身边的侍卫有没有吃饭,当得到否定的回答后,又给两个侍卫也买上了。

他吃饭的时候,两个侍卫在他身边站得笔直,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显得极为扎眼。



朱元璋让他俩赶紧坐下,可别暴露了自己的身份。不过这两个侍卫坐下之后,也不敢轻举妄动,朱元璋吃饭的时候,他们俩也不敢吃。

一直到朱元璋下令让他们吃饭,这两人才敢下手。

三人吃饱喝足之后,朱元璋就想带着他们到大街上转转,刚走了没一会儿,前面就出了事。



朱元璋带着两人挤进人群,发现一个女子正对着一个和尚骂骂咧咧。这个和尚看起来很不服气,但是他却不开口反驳。

朱元璋没看懂这是什么情况,于是便捅了捅旁边的人,想问问他知不知道。

正好旁边这位也是一个好说话的主儿,把自己收集到的信息都告诉了朱元璋。



根据身边这位好心人的描述,朱元璋也大概知道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昨天晚上,这个和尚以化斋为由,强行进入了这个女子的家,可能轻薄的了这位女子。

刚才这个和尚想要走人,被这个女子给拉住了,人们正商量着抓这个和尚去报官。



正在这时,巡城御史听到这边的动静,也赶了过来,将这个女子和这个和尚都带到了衙门里,准备升堂审讯。

朱元璋也跟着看热闹的人群来到了御史衙门,想要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朱元璋是当过和尚的,他也在寺庙里待过,所以他很了解这些和尚。



不是所有的和尚都跟得道高僧似的,心中到底在想什么,只有这些和尚知道。

不一会儿,御史大人准备完毕,穿戴整齐地坐在了大堂之上。他拍了一声惊堂木,喊了一句升堂,两旁的衙役们喊起了“威武……”



那名女子和那个和尚也被带到了堂前,只见那个女子哭得梨花带雨,那个和尚一言不发。

既然那个女子是被告,御史大人便让这个女子先说说发生了什么事。

这个女子强忍住眼泪,将昨天晚上发生的事讲了出来。



原来,这个女子是本地一个少爷的夫人,但是在三年前,这位少爷不幸去世了,这个女子从此便守了寡。

去年秋天,这个女子的公公婆婆也都去世了,家里就剩下了她一个人。

虽然没有了经济来源,但是这家人本来就很有钱,足够这个女子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了。



可是昨天晚上,这个和尚借着化斋的名义,骗这个女子打开了家门,并且强行闯了进去。

一个弱女子,拦不住一个壮和尚,这也很合理。

这个和尚进门之后,一开始并没有做什么,只是说自己想化一些斋饭,并且借住一宿,第二天早上就走。



这个女子说她一开始是不同意的,因为这家里毕竟就她一个人在,而且她现在的身份很特殊,如果被人发现她的家门里出来一个男人,会被人说闲话的。

但是这个和尚强行挤进门里来了,这个女子也不敢招惹他,只希望明天早上他能早点走。



可谁知,这个和尚吃饱喝足之后,却有了别的想法。他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闯进了这个女子的房间。

第二天早上,这个和尚怕惹上事,想偷偷逃走。

但是他临走之前,还想再拿点吃的,但是这个女子此时正好在厨房里,抓住了这个和尚。



和尚想强行逃走,这个女子死死地拉住了他,两人拉扯到了大门口,正好就被街上过路的人看到了。

大家一看到这个状况,马上就冲了上去,帮着这个女子把“花和尚”给摁住了。

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然后就有了后来的事……



和尚的证词

这个女子说完,又哭了起来,看热闹的众人义愤填膺,纷纷要求官员给这个和尚治罪。

堂上的官员看起来很平静,面对这种情况,他似乎并不感到意外,他甚至不想听听这个和尚是怎么说的。

巡城御史拍了一下惊堂木,巨大的响声让大家都安静了下来。



官员本想就此草草结案,但是朱元璋在人群中喊了一声:“还没问和尚呢!”人群中有几个喜欢起哄的人,也喊了起来。

堂上的官员被这么一喊,只好又问了和尚一句:“你对这个女子说的话有异议吗?”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这个一直没有开口的和尚也开了口。



也正因如此,众人又从他的口中,听到了一段完全不一样的故事。

昨天晚上,这个和尚来到了应天城,他本来的目的,是想找一个比较富裕的人家借宿一晚。



很快他便找到了一户高门大院,正是这名女子的家里。和尚也不知道这家里只有一名女子在,他以为这一定是一个财主的家里。

据这个和尚所说,昨天晚上这个女子来开门的时候,其实是把他错认成了其他人,这个女子本来是要给那个人开门的。



当女子发现门外是个和尚的时候,这才发现开错了门,直接就把大门给关上了。

和尚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莫名其妙地吃了闭门羹。

他刚要离开,又一个人走了过来,和尚跟他打了个照面,两人都看清了对方的脸。



对面那个人好像很在意别人看到他,赶紧用袖子将脸遮了起来。但是已经晚了,这个和尚已经看清楚了。

对面这个人见自己的身份已经暴露,只好装作无事发生的样子,过来与这个和尚打招呼,并且热情地将他请进了家门。



当时的和尚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他还以为这个男子才是这家的主人。

所以当这个男子邀请他留宿的时候,他也没有怀疑,直接就跟进去了。

进门之后,这个“男主人”招呼刚才来开门的那个女人准备斋饭,并且为这个和尚准备了房间。



在与这位“男主人”交谈的过程中,这个和尚没管住嘴,将自己的任务说了出来。

这个和尚之所以会在大晚上来借宿,是因为他正在赶路,他的包袱里有好宝贝,要赶紧送去皇觉寺。

而他也在无意间将“包袱里有好宝贝”这件事说了出去。



陪着和尚吃饭的男子并没有说什么,但其实他已经盯上了和尚口中的“宝贝”。

和尚没察觉到这件事,吃完饭就躺下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告辞的时候,本来还好好的女子,却突然变了脸,非说他是“花和尚”。

当时他还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就被几个人按在了地上。



之后来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然后就被绑到了大堂上来。

众人听完这番证词,顿时混乱,他们也不知道哪边有问题了。

为了验证和尚的话,堂上的官员让衙役将和尚的包袱拿了过来,结果包袱里只有几本经书。



这个官员怒道:“那和尚,你的包袱里压根就没有好东西,为何要说这里面有宝贝?”

和尚说道:“这些经书就是宝贝。”这位巡城御史大人更生气了,直接下令将和尚重打五十大板,然后再押进大牢。

这个和尚生气地盯着堂上的官员,突然间他像是发现了什么,喊了一句:“是你?”



真相大白

就在这个和尚即将被拉去“重打五十大板”时,朱元璋闯进了衙门。

堂上的官员看到一身粗布衣服的朱元璋,还以为他是来闹事的百姓,于是便叫衙役把他赶出去。

朱元璋身边的两个护卫挡在朱元璋面前,三拳两脚便解决了所有衙役。



就在这时,一队锦衣卫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跪在了朱元璋面前,并称其为“皇上”。

众人大惊,那个官员也被吓了一跳,赶紧下来跪在了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走上前去,来到了和尚和那个女子中间,还没等朱元璋走过去,一股脂粉香膏的味道便扑面而来。



朱元璋质问那个女子:“你既然是一个守寡的贞洁女子,身上为何会有这么重的脂粉味?整天不出门,化好了妆在家里照镜子吗!”

那个女子被吓得说不出话,只好承认自己是在说谎。

这些事都是跟她合谋的男子指使她这么做的,朱元璋马上又追问她那个人是谁。



这个女子不敢说话,只是歪头看了这位巡城御史一眼。

朱元璋见状又问这个和尚:“昨天晚上见到的,是不是审问你的这位大人?”和尚马上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朱元璋又让这个官员自己说说,已经被吓傻了的巡城御史只好将自己的计划都说了出来。



其实他就是昨晚跟和尚吃饭的那个“男主人”。

当时他其实是去找那个女子的,但是不巧被这个和尚碰到了。他看这个和尚面生,便装作这家的男主人,不想让这个和尚起疑心。

在之后的谈话中,他又看上了这个和尚的宝贝,于是便设计了这一出戏。



他让这个女子诬陷和尚,然后再让自己找的人把和尚控制住。

等围观的人够多了之后,他这个巡城御史便出场将他们带走。

只要在公堂之上想办法将和尚送进大牢,这件事就算大功告成了。



朱元璋听完官员的这些话之后,直接下令将这个官员和这个女子押去刑场。他们不是想要和尚的宝贝经书吗?西天里有看不完的经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